據外媒報導指出,埃及近期與法國圍繞「陣風」戰鬥機的核心技術轉讓問題產生嚴重分歧,外界普遍認為,若談判破裂,埃及將可能轉向採購中國製的 殲-10CE 戰鬥機,對法國軍售產生不小衝擊,也讓中國軍機於國際市場上地位升高。
埃及與法國的戰機合作可追溯至 2015 年,當年埃及以 24 億歐元購入 24 架「陣風」戰鬥機;2021 年,雙方再度簽約,埃及追加訂購 30 架,總額高達 39.5 億歐元。然而至今,法國始終未對埃及提供高性能「流星」(Meteor)空對空導彈,使得陣風的能力備受質疑。
熱議話題:涉罷雙吳連署偽造案轉被告 張斯綱:若被羈押「非常離譜」

據報導指出,自從印度空軍裝備的「陣風」戰機於印巴衝突中遭巴基斯坦軍方擊落後,陣風的空戰便遭遇廣泛關注,反觀巴基斯坦所使用的中國殲-10CE 戰機因在衝突中表現搶眼而聲名大噪,讓埃及重新評估自家軍備購買計劃。
消息人士透露,埃及要求法國提供更多「陣風」戰機的關鍵技術與維修能力,以降低後勤依賴並提升戰力延續性;但法國顧及自身核心技術保護與未來軍工競爭力,遲遲未鬆口。這導致埃及考慮尋求替代方案,中國 殲-10CE 因此成為備選項目之一。

殲-10CE 為中國專為出口打造的第四代中型戰機,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與 PL-15 長程空對空飛彈,射程高達 200 公里,整體空戰能力優於未配流星導彈的「陣風」。此外,殲-10CE 單價不到 6 千萬美元,不僅遠低於法製戰機,也提供較寬鬆的技術轉移條件,使埃及具備更高的自主維修能力與訓練效率。
據分析,法國目前陷入兩難:若答應埃及要求,恐有核心技術外洩風險;但若拒絕,將可能痛失中東與非洲的重要客戶,且衝擊印尼、阿聯酋等潛在買家的信心。

業界觀察指出,埃及的最終選擇將不僅影響法中兩國的軍售規劃,也將深刻牽動全球中型戰機市場版圖。一旦埃及轉購 殲-10CE,勢必有助於中國進一步拓展中東與非洲市場。

印度被巴基斯坦擊落的陣風戰機殘骸。 圖 : 翻攝自軍哥茶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