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軍事相關產業的發展,隨時準備可能與美國爆發的衝突,美國也因應中國武力的崛起,加速推動了國內軍工產業的發展速度。然而,近期有美國軍事媒體發布報導稱,美軍決定暫停 AN/TPY-6 雷達的開發計畫,預計使用 AN/TPY-6 雷達的關島導彈防禦系統也因此「生死未卜」。該篇報導也強調,除了 AN/TPY-6 雷達外,美軍仍有大量的事前準備需要進行,避免關島在開戰後第一時間,成為中國空軍火力或導彈的第一優先攻擊對象。

根據美國軍事網站《戰區》( The War Zone ) 報導,美軍於今年 1 月宣布終止 AN/TPY-6 雷達的開發工作,僅保留目前已經部署在關島的一套系統,供未來進行實驗時使用。報導稱,AN/TPY-6 雷達是關島防禦系統 ( GDS ) 中最為重要的設備之一,與「陸上神盾指揮系統」、標準系列導彈、可發射標準系列導彈的「陸上 MK41 垂直發射系統」、引導標準系列導彈的 Mk99 射控系統、 AN/SPG-62 「照明器」雷達以及關島指揮中心並稱為「 GDS 七大件」。

話題延燒:印巴空戰後大熱門! 「這國」再追加24架「梟龍」直接從巴買回「一隻空軍」

報導稱, GDS 預計由 AN/TPY-6 雷達系統與「陸上神盾指揮系統」、標準系列導彈、可發射標準系列導彈的「陸上 MK41 垂直發射系統」、引導標準系列導彈的 Mk99 射控系統、 AN/SPG-62 「照明器」雷達以及關島指揮中心等重要系統組合。 圖:翻攝自 觀察者網

報導稱,美軍原先計畫以 GDS 統一全關島的反導彈體系,並將現有的愛國者系統、 SHORAD 短程防空系統、提豐中程導彈系統與薩德反導系統進行整合,強化關島基地在未來衝突中,應對敵方遠程武器攻擊的能力。然而,在川普開啟第二段總統任期前,美軍卻突然宣布暫停 AN/TPY-6 雷達的開發工作,美軍未來能否透過 GDS 強化關島的防禦能力也被打上了一個問號。

該報導指出,時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 ( Kathleen Hicks ) 在 1 月的一份備忘錄中要求美軍終止 AN/TPY-6 雷達系統試驗外的開發工作,並將剩餘資金轉作關島陸上神盾系統的開發,以確保關島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神盾系統的指揮、控制以及數據鏈能力,並使標準-6 導彈能立即在 AN/TPY-2 系統與低層防空和導彈防禦傳感器 ( LTAMDS ) 系統上實現遠程交戰。

雖然停止 AN/TPY-6 雷達開發是美軍在拜登執政末期下達的命令,應由川普就任後做出更進一步的決定,但川普就任至今已經超過 4 個月,美軍卻仍未對相關問題做出進一步的指示,該報導認為,美軍對是否繼續開發 AN/TPY-6 雷達仍尚未取得具體的共識。

在關島的美軍基地(資料照)。 圖 : 翻攝自矚望雲霄

該報導強調,由於 AN/TPY-6 雷達開發終止,美軍關島基地的防禦能力也陸續浮現出大量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以缺乏後勤人員、設施,以及關島地區海陸空三軍反導部隊的統籌問題尤為嚴重。該報導引用美國國會政府問責局 ( GAO ) 發布的報告稱,雖然美軍仍持續朝著在關島建立 GDS 增強防禦的目標前進,但 GDS 的建設進度卻出現嚴重的延遲,相關人員的培訓與設施也尚未完善,目前計畫仍「十分不完整」。

另外,該報告也指出,關島內部存在陸軍、空軍與海軍的反導部隊,但卻不存在同時統籌多軍種反導部隊的單位。其中,美國陸軍又因加入關島時間較晚,尚未確定長期戰略,不但難以與空軍、海軍達成統一,陸軍反導部隊的相關建築也因批准問題遭遇延遲,陸軍反導部隊後勤人員也嚴重不足。

關島位於第二島鏈上。 圖:翻攝自央事軍事

該報告預估,關島的 GDS 預計在 2027 年時需要 805 名後勤人員才能維持運作,但到了 2031 年後勤人員的需求人數就可能增加致 1044 人,如何確保後勤人員充足也已經成為美軍目前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

該報導總結稱,不論美軍是否完全終止 AN/TPY-6 雷達的開發計畫,美軍都須在關島進行極大量的事前準備工作,才能盡早確保關島的防禦能力,避免其受到中國的空中力量與導彈威脅。

然而,該媒體認為,不論美軍是否暫停了 AN/TPY-6 雷達系統的開發,美軍都須在關島進行大量事前準備工作,才能確保關島擁有抵抗中國空中力量或導彈威脅的能力。   圖:翻攝自 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