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天主教會第 266 任教宗方濟各日前因病逝世,並於當地時間 4 月 26 日舉行葬禮,羅馬天主教會也在當地時間 7 日舉辦選舉秘密會議,計畫選出新任教宗。然而,第一輪選舉秘密會議並未能成功推選出新任教宗, 133 位擁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也於當地時間 8 日返回西斯汀教堂,準備繼續進行推選新任教宗的選舉秘密會議。
根據公開消息指出,在推選新任教皇時,具有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必須齊聚梵蒂岡,並在梵蒂岡城宗座宮的西斯汀教堂內舉辦閉門秘密會議,以便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祈禱,推選新一任的教宗。按照慣例,新任教宗必須獲得樞機主教團三分之二成員的多數票才能成功當選,且在達成指定條件前將持續重新進行選舉。倘若選舉秘密會議未能推選出新任教宗,西斯汀教堂便會升起黑煙,以告知外界相關資訊;反之,若升起白煙,則代表已成功推選出新任教宗。
根據《美聯社》報導,擁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總計有 133 位,這意味著如果想要當選教宗,必須獲得至少 89 位的多數樞機主教支持。報導稱,按照慣例,選舉秘密會議通常需經過 3 至 14 輪的投票,才可能選舉出新任的教宗。報導稱,西斯汀教堂在當地時間 7 日下午的首輪投票結束後升起黑煙,意味著樞機主教團必須繼續進行第二輪的選舉秘密會議,第二輪選舉結果則預計在當地時間 8 日上午 10 點 30 分左右公布。
該報導指出,領導此次選舉秘密會議的,是梵蒂岡現任國務卿,現年 70 歲的資深樞機主教彼得羅.帕羅林,他也被視為繼任教宗的熱門人選之一。除了帕羅林外,外號「亞洲方濟各」的菲律賓樞機主教類思.塔格萊( Luis Tagle )、剛果保守派樞機主教( Fridolin Besungu )以及義大利籍的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彼埃巴提斯特.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 )等,都是可能成為新任教宗的任們人選。
《美聯社》的另一篇報導則指出,此次擁有選舉權的 133 位樞機主教中,有多達 108 位是由前任教宗方濟各任命,推測這些樞機主教很可能延續教宗方濟各的遺志,推選理念較為相近的教宗候選人。另外,該報導也透露稱,包含年齡、出身地等因素,也是樞機主教們在推選新任教宗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