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日前邀請罷免領銜人牧師陳曉煒公開辯論,陳曉煒則以「買不對、不好的東西要退貨,需要辯論嗎?這叫客訴,這叫做消費者自救,而我們超過5萬人想退貨了。」作為回應。對此,牛煦庭今(5日)表示,陳曉煒今天持續對他攻擊挑戰,也恰恰證明,陳曉煒確實有很多話想說,那更應該用公開辯論的方式處理。
陳曉煒批評,面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立法院提出一條條荒腔走板的法案或是預算案,牛煦庭都缺乏主見,只是配合黨意,跟隨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等人的想法。依照牛煦庭的學經歷,應該比傅崐萁更有能力,卻只見牛煦庭甘心當個小弟。
牛煦庭則表示,針對他公開辯論的邀請,陳曉煒回應,5萬人想「退貨」,不用辯論。這樣的說法,實在令人遺憾,他想提醒,罷免是意圖要推翻11萬6000人的決定,難道不需要清楚說明嗎?迴避增加辯論,公開討論的論述責任,注定大罷免難以成為公民運動,而是再次淪為政治上的惡鬥行為。
牛煦庭表示,正是因為尊重包含不支持他在內的所有選民,他才用光明正大的方式來面對挑戰。以增加辯論場次,讓資訊更公開透明的方式呈現,才是符合民主精神的行為,也才是讓罷免回歸公民權利的行使,而非單方面惡意攻擊最正確的方式。
牛煦庭接著質問,陳曉煒自己在媒體專訪承認,出身政治家族,參加社運,神學院畢業。邏輯思路清晰,這段時間上這麼多政論節目,自然是辯才無礙,加上這麼多連署書撐腰,口才、思慮、民氣,都有水準,公開辯論怎麼會困難?為何要怯戰逃避?
牛煦庭再表示,陳曉煒今天持續對他攻擊挑戰,也恰恰證明,陳曉煒確實有很多話想說,那更應該用公開辯論的方式處理。這些指控,當然可以變成辯論的題目。但是,指控他人,卻懼怕公開討論,那不是低級抹黑是什麼?交叉詰問,講個清楚,才對得起桃園第一選區的選民。
牛煦庭強調,他承諾,在公開辯論的場合,絕不拿陳曉煒的私德問題做文章,希望陳曉煒再次思考增加公開辯論場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