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近日散發《中國不跪》影片,高姿態表示不畏懼美國關稅戰。然而根據彭博社(Bloomberg)掌握到的資料,貿易商和企業中流傳過去1週流傳1份涵蓋藥品和工業化學品等 131 種商品的美國豁免產品清單,價值約 400 億美元,約佔 2024 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總額的 24%。
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這份名單的來源,也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6家中國企業能夠從名單中進口商品而無需繳納關稅。由於涉及機密信息,這些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報導指出,此舉與美國川普政府採取的措施相呼應,免除了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互惠」關稅,包括對中國徵收 145% 的關稅。根據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迪皮波(Gerard DiPippo,)估計,美國的這些豁免適用於約 1,020 億美元的商品,約佔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 22%。
報導指出,中國的豁免在很大程度上與美國的豁免類似,這表明這更多的是一種與華府行動相匹配的戰略舉措,而不僅僅是一種善意姿態。這也顯示北京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本國經濟免受貿易戰的影響。

迪皮波指出:「中國可能正試圖通過避免主要進口商品暴跌來減輕對其經濟的損害。」 「這些豁免不應被解讀為向美國發出的訊號,因為中國一直對豁免保持沉默,通過商業渠道進行溝通,並避免發表公開聲明。」
報導指出,有初步跡象顯示中美貿易僵局可能正在改變。中國商務部今(2)日表示,正在評估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可能性,股市隨之提振。
中國外交部在五一假期期間發布的聲明中表示:「美方近期通過有關方面向中方發出信息,希望與中方開啟對話。」「中國目前正在評估此事。」
知情人士稱,中國官員早在 4 月第二週就開始要求外國公司列出對其營運至關重要且不易被取代的美國進口產品。自那時起,其中一些產品已獲得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 125% 關稅的豁免。
知情人士透露,豁免名單是動態的,將根據中國的需要不斷調整。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可能會增加更多產品,如果中國能找到替代品,可能會刪除一些產品。

報導指出,儘管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量遠遠超過中國從美國進口量,但這些豁免凸顯了北京仍依賴美國產品的領域。例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製造國,但部分工廠依賴乙烷——一種主要從美國進口的原料。
貿易戰對美中兩國經濟都造成了沉重打擊。中國工廠活動陷入2023年12月以來最嚴重的萎縮,這是關稅壓力的早期跡象。瑞銀集團和高盛集團等主要銀行已將中國全年經濟成長預測下調至約 4% 或更低,遠低於北京 5% 左右的官方目標。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表示,雖然他無法證實這些豁免,但這並不令人意外。他說:「關稅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希望盡可能地控制損失。」

美中貿易戰全面開戰。 圖 : 翻攝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