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鼠族」正在迅速增加……其令人驚訝的真相是什麼?

-這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威脅中國共產黨的存在-

一、鼠族的出現

近年來,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頻繁出現所謂「鼠族」的用詞,儘管政府已經著手採取對策,但其效果仍然不明確。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著逆向吹來的逆風,而社會被要求採行嚴苛的工作方式,這就在年輕人之間產生新的潮流。

在2021 年左右流行的「躺平族」是為了生存而只做必要最小限度的事,而另一種自稱為「鼠人」的群體則正在中國蔓延——他們拒絕努力,選擇封閉自己、躲避社會,而這是躺平組的進化版。

中國經濟在2010年代,因為《激烈的競爭》以及《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等人點燃火炬的IT熱潮》而被推動,並達成了迅速的成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種被稱為「996」的惡名昭彰的工作模式就逐漸興起,而996這就是每週工作6天,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

但是,如今中國的年輕人所處的狀況是變得非常不穩定。薪資沒有上升,而生活費卻在增加。在都市地區,16歲至24歲的年輕人(不包括學生)在3月份的失業率就達到了16.5%。

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院(SOAS,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chool)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在接受Newsweek採訪時談到「躺平族」和「鼠族」在中國成為潮流的現象,他表示這是人們在激烈的競爭之下,不斷被暴露於巨大壓力的高壓環境,年輕人感覺到無法逃脫這種高壓環境而採取反抗行動,這就就是「躺平族」和「鼠族」產生的原因。

二、什麼是鼠族的一天?
有些年輕的上班族(包括一時性的工作者)因為對社會的不滿或過勞而選擇放棄努力。在這當中,有一些人甚至是完全退出了工作。

帶有自嘲的語調而稱自己為「鼠族」的用戶是充斥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面。他們整天躺在床上瀏覽網路,連飲食也依賴外送來解決。

「低能量的鼠族的一天:一個人獨自進食,所有餐點都是外送。」有位用戶這樣寫道,並附上了《他所點的綠豆粥等料理》的照片。

有些用戶試圖為自己的繭居生活辯解說:「當感覺能量快要耗盡的時候,就會變成鼠族。讓別人理解這一點,真的有那麼難嗎?不要跟我說話,讓我充電吧!」

「鼠族」的行為比「躺平族」更加極端。他們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的日常生活方式,與《在社會上活躍的網紅》是完全相反。

數位行銷公司 Digital Crew 的總監奧菲妮婭・連(Ophelia Lian)在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訪問時表示:「《躺平》意謂我什麼都不做,也沒有朝九晚五地工作,但仍然做著自己所喜歡的事情。」

她補充說:「《鼠人》則希望與那些會去健身房、有自制力並具吸引力的人完全相反。」

三、鼠族是否會成為威脅共產黨的存在呢?

與《在經濟成長的恩惠之下而能增加儲蓄的父母世代》不同,中國的Z世代和千禧世代當中,有許多人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被迫去就業。另一方面,這些世代也是在家人的支持之下而可以繭居的第一個世代。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是從中國經濟成長中獲益最多的一代。

曾銳生表示:「習近平國家主席或許希望讓年輕人努力工作,以使中國建設成為技術大國。但是,如果人們對於努力工作不感興趣的話,那麼這一目標將無法成功。」

他補充說:「的確,目前『鼠族』仍然是少數派,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這還不是大問題。但是,如果『鼠族』成為主流的話,那這對於共產黨來說就會構成問題。」

中國政府於 3 月發布了一項包含「《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措施》的綜合計劃」,其目的在刺激經濟復甦。這個計劃是在2023年所推出的政策之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擴展,2023年的政策是包括《擴大實習與職業訓練計劃》,並對聘用年輕人的雇主提供獎勵金等的措施。

今年預計有創歷史新高的 1222 萬名學生將從大學或研究所畢業。但目前仍不清楚中國政府所推行的這些對策將會取得多少的成效。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