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美關稅談判過程需要保密,經濟學家、駐歐盟代表李淳今天表示,基於談判效率和談判信任感等因素,所有的經貿談判都需要保密,但保密不代表沒有透明化與沒有監督;而當年服貿被認為是「黑箱」的情境,在台美談判根本還沒有出現。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美方先對台灣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當談判完成後,政府也會向國會及社會大眾妥善說明。
精選報導:川普新一波關稅出爐衝擊亞股!台灣股匯齊跌、新台幣貶破30大關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李淳告訴中央社記者,不只是台美談判需要保密,是所有經貿談判都需要保密,每個民主國家在進行經貿談判時,都會牽涉到6至8個國內的利害關係者,包含國會、產業、學術界、勞工團體等,如果談判過程完全透明,每一步都需徵詢國內,恐怕20年也談不完,也會讓談判內容與世界脫節,而美韓FTA當時談了1年半,也是在遵守保密協定原則下進行。
至於談判信任感,李淳指出,過去歷史就曾發生,經貿談判過程有一方洩密,導致談判破裂,因為另一方會思考,對方是否以洩漏談判內容的方式,想透過輿論等方式來達到目的。
「保密不代表搞神秘」,李淳表示,民主國家還是要落實談判透明化,歐盟是全世界對談判前、中、後,貫徹透明化最完整的國家,甚至還有談判透明手冊,但此次歐盟也沒有完全按照手冊的方式進行。
對於此次台美談判的特殊性,李淳指出,前面提到美韓FTA談了1年半,此次台灣要在3、4個月內,完成可能正常需要1年半以上時間才能完成的談判,更加凸顯此次台美談判必須落實保密原則的重要性。
李淳表示,台灣與歐盟此次對美談判,都有透明化的精神,例如賴總統在談判前就有揭示4項原則,包含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等,而政府在談判過程中也不斷揭露台美完成視訊與實體談判,以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赴美的資訊。
至於談判後的階段,李淳說,行政院日前提到,台美談判的技術性磋商結束,未來雙方將草擬共同聲明。他認為未來台美雙方會有一個「法律文件」,記載台美雙方的關稅、非關稅承諾並進行草簽,之後還會送國會審議,而法律文件進行草簽的時間,有可能是接下來幾天或是幾個星期,當法律文件草簽後,依過去慣例,台美即能對國內的利害關係人進行說明。
至於部分人士將台美談判的保密,跟當年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備受抨擊的「黑箱」作比擬,李淳指出,保密是指經貿談判雙方必須有保密義務,而當年服貿被批評為黑箱,是指當時服貿談判後送立法院審議時,沒有經過實質討論即在很短時間內通過,但目前台美談判完全還未到達當年服貿的階段。
李淳表示,賴總統也宣示台美經貿協議會送立法院討論,且以目前國會席次生態,不可能發生送國會、但不經審查就通過的情況,「因此台美協議沒有服貿黑箱的問題」,談判保密不等於黑箱,而服貿的黑箱情況在台美談判根本沒有出現,「我不覺得台美談判有黑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