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段名為「鋅火花」的實驗影片在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畫面中卵子受精瞬間釋放出微小閃光的奇景,令全球網友驚呼連連。這不是特效,而是真實存在於生命起點的化學現象。這道光芒,被科學家稱為「鋅火花」,如今則被更多人喻為「生命之光」。

鋅火花首次被拍攝是在 2014 年,當時雖引起科學界關注,但未能走入大眾視野。十年後的今天,透過社群的力量,這段短短幾秒的影片再次成為熱議焦點,並點燃人們對生命奧秘的全新想像。

鋅火花發生在卵子受精的瞬間,當細胞釋放鋅離子時,便會出現一道可見的微光。研究人員指出,這不只是視覺上的奇觀,而是一個可以量化的生物信號。火花越亮,代表釋放的鋅越多,卵子越健康,成功發育為胚胎的機會也越高。

「這是生命甦醒的光芒,」美國生育專家伊芙·范伯格(Eve Feinberg)博士表示。「鋅火花就像卵子向我們發出的訊號,它在說:我準備好了。」

在體外受精(IVF)療程中,選擇哪顆卵子具有潛力,是醫生與患者面臨的一大挑戰。過去,醫師只能在胚胎植入並觀察是否成功懷孕後,才知道該顆卵子是否健康。鋅火花的出現,則可能顛覆這一流程。

鋅火花提供一種快速、非侵入性且可視化的方法,來預測卵子與早期胚胎的活力。透過顯微鏡觀察這道光芒,醫生能夠在更早階段排除品質較差的卵子,提高整體成功率。

研究顯示,每顆卵子內含約 8,000 個鋅儲存區,每區蘊藏上百萬個鋅原子。當受精發生時,卵子會如同啟動機制般釋放鋅,這一動作是胚胎發育的起點。

「卵子就像是一個準備好的倉庫,鋅的釋放精準而關鍵。」化學家托馬斯·奧哈洛倫指出,「這是一場關於金屬與生命之間的微型舞蹈。」

這段影片的再次走紅也反映出一個事實:科學與大眾之間往往存在時間差。儘管鋅火花的研究早已發表於權威期刊,但直到十年後透過社群媒體,這道「生命之光」才真正被世人理解與關注。

「人們通常不知道生命開始時發生了什麼,但這段光的畫面,讓大家第一次看見這個瞬間。」范伯格博士說。「它讓我們不只是在醫學上,更在情感上與生命連結。」

未來若鋅火花與卵子活力的關聯能獲得臨床驗證,將可能應用於全球生育診所,幫助醫師更精準地選擇卵子與胚胎,提升懷孕成功率。這將為不孕家庭節省大量時間、金錢與情緒成本。

當人類卵子被精子酵素活化時,就會發生鋅煙火爆炸,這些「火花」的大小直接衡量了卵子的品質及其發育成胚胎的能力。   

今年,一段名為「鋅火花」的實驗影片在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畫面中卵子受精瞬間釋放出微小閃光的奇景,令全球網友驚呼連連。   圖:翻攝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