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製作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訪問蒙古裔美籍作家、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家余杰;從過往歷史發現,每當中共遭遇外國壓力,為了轉移焦點,就會煽動民族主義,而這次面對川普關稅,中共卻罕見地未高舉民族主義旗幟,而是表示「不玩了」,顯示策略轉變。

余杰回顧,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中共因西方制裁面臨合法性危機,馬列主義與毛澤東思想逐漸失去吸引力。1990年代初,中共轉而推崇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他憶及1992年進入北大時,國學熱與傳統文化熱興起,中共開始尋找外部敵人,日本因歷史恩怨成為首要目標。余杰引用歐威爾《動物農莊》,指獨裁者需樹立外敵作為「公共汙水溝」,日本不幸成為中共轉移矛盾的對象。

余杰進一步分析,中共的反日操作有時近乎自欺欺人。毛澤東時代,毛曾多次對日本政客表示,若無日本侵華,中共難以在國民黨圍剿下存活,顯示其民族主義並非真心愛國,而是統治工具。余杰認為,中共長期利用反日情緒掩蓋內部矛盾,但效果逐漸遞減。

余杰剖析中共如何利用民族主義轉移內外壓力,並評論其面對美國川普總統關稅政策的意外反應。余杰引述冷戰策略家凱南的觀點,稱美國若將日本從東亞拔除,可能導致區域權力失衡。中共在大國崛起與內部矛盾壓力下,常以日本為敵,但面對美國經濟施壓,習近平操作民族主義的空間受限。余杰認為,中共這次未強硬回應,或因內部經濟挑戰與國際局勢複雜,難以再單靠民族主義轉移焦點。此現象顯示,中共在全球化與國內壓力下,統治策略正面臨新挑戰。

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訪問旅美作家余杰,談面對川普關稅,中共卻罕見地未高舉民族主義旗幟。   圖: 擷取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