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週三(16日)即將公佈多項經濟數據。根據《彭博社》對經濟學家調查顯示,預期受到政府補貼影響,三月份零售銷售額將回升、工業生產和整體投資也可能保持穩定。不過也提到,這種強勁態勢對市場和企業只是短暫的安慰,因美國總統川普對大多數中國進口品加徵關稅達 145%,預計將損害中國的出口,並致今年中國經濟成長下降幾個百分點。
除了經濟數據,市場也將關注北京官方是否會釋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目前普遍預期,中國央行很可能將調降利率或存款準備率,進而釋放更多資金供銀行貸款和投資。
觀察陸港股表現,上證指數今(15日)早開盤回檔 0.21%,暫報 3,255.99點;深證成指下挫 0.34%,暫報 9,850.65點;中國創業板指數也下滑 0.22%,暫報 1,928.75點;恆生指數則是維持於平盤附近表現,暫報 21,417.73點。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邢自强(Robin Xing)周六發布一份報告寫到,「鑑於近期中美雙方為 125%加徵關稅找到緩衝的可能性小,中國 GDP 增長可能自第二季開始迅速惡化」;政策的被動性,意味著任何額外的刺激措施可能要到下半年才出台。但這恐怕為時已晚,無法提振企業和家庭信心,並可能導致支出和投資放緩及長期性通縮。
根據普遍預測,中國明日將公布的第一季經濟數據:
- 第一季 GDP 成長率 5.2%,延續去年底因廣泛刺激措施而開始的復甦
- 三月零售額將比去年同期成長 4.3%,此為自去年 10 月以來最快速度
- 三月份工業增加價值預計將維持 5.9% 穩定成長,與一、二月份持平
- 前三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將持續成長 4.1%,與前兩月份的增幅持平
工業部門方面,受惠於出口商提前出貨以避開關稅,中國三月出口以美元計年增 12.4%,創近 5個月來最快增速。但預估從四月起這種成長性將會減弱。過去兩個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調查的正面數據也表明,在關稅實施之前,工廠活動具有韌性。
此外,中國房地產業的投資可能會出現更大幅下滑,反映出整體市場持續低迷,而先前的改善跡象已被證明是短暫的。不過,消費部門的強勁表現可能會持續下去,凸顯北京官方在外部需求萎縮的情況下,積極刺激內需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