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措施(Reciprocal Tariffs)影響全球產業,美國政府目前已宣告對等關稅豁免智慧型手機、電腦及晶片等電子產品,可望緩解關稅對企業及消費者所帶來的負擔。不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今天表示,這些電子產品從對等關稅豁免只是暫時性的,將單獨徵收關稅,半導體也可能在一兩個月內徵收關稅。
川普2日宣布將對個別國家徵收11%至50%不一的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對各國銷美產品課徵10%的關稅已於5日生效,原訂9日生效的對等關稅目前暫緩實施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但對中國加徵關稅則提升至125%,總計加徵的稅率高達145%。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1日發布公告,更新有關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的最新指引,包括美國協調關稅表8471、8473.30、8541、8486等條目下的電腦及其周邊配件,二極體、電晶體等半導體元件,以及半導體製造相關設備,還有積體電路及智慧型手機等都是對等關稅豁免的特定產品。
若從業者來看,智慧型手機納入豁免範圍,以中國為主要組裝地的蘋果將是最大受益者,關稅率可從119%降6%。伺服器製造商輝達、戴爾、惠普、超微同樣受惠,平均關稅率從45%降至5%。豁免對象還包含了半導體製造設備,這對艾司摩爾、台積電、英特爾、德州儀器都是好消息,平均關稅率從19%降至1%。
然而,盧特尼克今天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本週」(This Week)採訪時指稱:「這些產品都將納入半導體範疇,會有一種特殊的關稅,來確保這些產品遷回美國。我們需要半導體、我們需要晶片、我們需要平板顯示器,我們需要這些東西在美國生產。」
盧特尼克克在節目中指出:「所以(川普)所做的是,他說這些產品豁免於對等關稅,但它們會被納入半導體關稅,大概會在一兩個月內實施。」他並提到,白宮將實施一種「關稅模式」,以鼓勵半導體和製藥產業將業務移回美國,但他並未針對這項關稅措施的內容進一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