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總統賴清德今(10日)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投書彭博社,表達台灣對台美貿易的戰略思考,並強調未來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台美投資,將關稅化解為零。民眾黨批評,該投書不但無助談盼,更暴露出執政團隊缺乏策略、措施節奏的困境,呼籲政府若繼續陷於宣傳話術與空泛承諾,只會錯失談判節奏、削弱產業信心,而這90天是國家策略的分水嶺。

民眾黨今於臉書發布「8天戳破『台美關係史上最好』,90天補考期賴政府莫再荒腔走板」文章,指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台實施「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投書彭博新聞社提出4點因應,民眾黨指出,「這篇投書不但無助談判,反而暴露出執政團隊缺乏策略、錯失節奏的困境。」

民眾黨也提出5點,第一、多國高層直通川普,賴政府仍靠社群平台單方面表態。目前已有多位國家元首與川普本人或其團隊直接通話,就關稅議題展開政治磋商,越南甚至派副總理抵美談判。而賴清德號稱台灣是「民主陣營堅定夥伴」,自己卻只能靠社群貼文與媒體投稿來「表達立場」,特殊管道的外交談判空轉,令人憂心。

民眾黨質疑,今天上午外交部長林佳龍被問到「台灣是透過哪個管道向美國提出談判要求?」林佳龍也跳針回覆「多元管道」或USTR,根本緩不濟急。顯然這麼多天了,賴政府該做的準備還是沒準備,以為32%關稅暫緩90天很長,還在多方「嘗試」,不謀又不動、虛耗台灣。

民眾黨表示,第二、民進黨塑造的「台美關係史上最好」神話,被川普一夕打破。此次突襲式的貿易報復突顯出台美經貿關係缺乏明確保障,更反映出政府過度政治依賴,忽略產業風險。政府應運用這90天緩衝期,進行冷靜務實的政策盤整與行動。

民眾黨說,第三、錯把讓利當談判,錯將宣傳當外交。賴總統投書四大方向,乍看積極,實則等於提前把籌碼攤在桌上。外交與談判從來是利益交換,不是單方面承諾。無對價保證,只會進一步失衡;第四、談判要底氣,前提是內部要穩固。首先,民進黨應即刻停止大罷免造謠、撕裂社會的內耗作為,回到真正對產業與就業有益的方向。行政院週五將進行經濟衝擊專案報告,希望能見到完整的受影響產業清單、出口金額與就業衝擊評估模型,同時政府應先預擬轉型協助辦法與就業安定方案。

民眾黨強調,必須提醒賴政府:未來90天是國家策略的分水嶺。執政黨若仍用舊思維面對新危機,繼續陷於宣傳話術與空泛承諾,只會錯失談判節奏、削弱產業信心。在談判桌上爭取空間的同時,更應優先照顧國內受衝擊的產業與勞工。別讓農漁民與基層勞工的犧牲,成為執政黨口中最軟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