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各國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為期90天,而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25%。民眾黨立委黃珊珊今(10日)表示,川普現在面對美國與各國之間關係是以「交易」或「生意」為基礎,她建議政府「可能需要換一套對美思維」,川普政府不再以價值為重,「如何跟美國做生意」成為美國對待彼此的判準。

黃珊珊於臉書發文指出,台灣時間凌晨1點多,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將會:第一、所有關稅暫停實施90天,這段期間內的關稅將降低到10%;第二、對中國關稅提高到125%。

黃珊珊說,一如她先前所說,全世界的市場所要面對的不穩定性來源只有一個:美國總統川普。由於川普的不確定性,並不知道川普這次的政策轉彎能夠持續多久。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出來表示「不要報復,會有好處」(Do not retaliate, and you will be rewarded),在在顯示對當前美國政府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接受美國的條件—川普政府現在面對美國與各國之間的關係,就是以「交易」或「生意」為基礎的。

黃珊珊提到,今天,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經濟部將會到財委會針對關稅戰進行專案報告。她會再次跟行政單位表達:「我們可能需要換一套對美思維」。川普政府不再以價值為重;「如何跟美國做生意」成為美國對待彼此的判準。

黃珊珊也認為,既然賴清德總統宣布將以零關稅為基礎對美展開貿易協商,那就必須維持這個基礎對美展開貿易談判;川普政府顯然要求各國必須「分擔應負的責任(Fair share),「而我們必須盤點、整理出台灣所分擔應負的責任時,所要接受的條件有哪些。」

黃珊珊強調,如果台灣想要持續與美友好並享有更好的經濟安全承諾—畢竟美國的敵人承受的是125%的關稅—但代價卻可能是貨幣升值、加大對美採購投資、購買美國無息債券分擔美國財政壓力等等。行政院很快速的盤點出急救措施,但對於更長遠的未來,行政院做好相關的衝擊因應了嗎?

黃珊珊表示,面對川普這個不確定因素,只是輪流舉辦美國商品採購會是最沒用的做法、也是最無助於解決問題的作法。現在,川普已經用關稅把台灣逼上談判桌了;台灣要怎麼跟美國談判?要準備接受哪些條件?承擔哪些責任?財金部會必須要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