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本月2日宣布針對世界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台灣將被美國課徵32%重稅。面對川普關稅大刀,行政院除了推出880憶元補助方案外,總統賴清德6日發表談話時表示,已指派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銜對美談判小組,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並期盼雙方能從「零關稅」談起。然而,賴清德此話一出也讓不少農民擔憂,若美國進口農產品實施零關稅,恐將嚴重衝擊國內產業。
行政院本月4日召開「因應美國關稅 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記者會時提到,對等關稅實施後,恐將衝擊我國蝴蝶蘭、茶葉、毛豆、台灣鯛、鬼頭刀及鱸魚等產業,而行政院預計將180億元協助農產業應對川普關稅。
雖然行政院將砸180億元協助農產業應對川普關稅,但相關補助多為協助我國外銷農產業。加上賴清德表示將從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使得不少農產業擔憂,若美國進口農產品實施零關稅,恐將嚴重衝擊國內產業。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前組長黃全程就直言,台灣養雞業原物料都是從國外進口,因此成本相較之下比較高。倘若真的達成零關稅,且美國肉雞可進入台灣市場,那麼將對台灣養雞業產影響。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邱時恩也持類似看法,他表示,若取消關稅保護,那國產雞肉將沒競爭力,同時也是對台灣肉雞業重大打擊。他認為,台灣農業在加入WTO時已經犧牲了一次,千萬不能再犧牲第二次。
對於賴清德提及雙邊零關稅一事,全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將和全台各地的養豬協會和養雞協會一同發文給農業部,表示免關稅將衝擊農民生計,要求政府不要再犧牲農民。他還說,他一定會在今(9)日中央畜產會董監事會上,將農民的憂慮提出來,「生產成本已經這麼高了還讓進口農產品免關稅,不是雪上加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