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近日提出對外貿易應實施「對等關稅」原則,已在國際市場引發強烈反彈,全球經濟穩定性面臨挑戰。作家苦苓今日則以「關於川普的完全外行看法」為題發文指出,川普一再聲稱有50國排隊與美國談關稅,實際上反映出他視經濟談判為可交易的籌碼,只要對方讓他滿意,什麼條件都可以談,甚至得到赦免,並認為川普貿易施壓重點,其實在打中國。

苦苓直言,川普這種談判邏輯根本不像一個國家元首,而更像一位賭桌上的交易者。他說「有50國在排隊」,講白了就是「無論關稅高低都可來談」,而談得妥的就能獲赦免,全看「表現」如何,沒有什麼長期政策,只剩個人好惡。

更關鍵的是川普所說的「他們要給很多錢」,苦苓解釋,這筆錢未必來自實際的關稅,而可能來自其他形式的利益,例如購買美債,最終只要能補進美國的財政黑洞就行。川普的重點不是經濟原則,而是讓美國帳面上看起來「賺到」,不論方法為何。

川普兒子也放話稱關稅可能只會維持「數週」,苦苓分析,這其實透露了這些嚴厲關稅政策不過是談判用的籌碼,談成了、達成了某種滿意條件,就可收回。而這種「威脅政策」從頭到尾就不是長期打算,而是用來要價與施壓的工具。

美國商務部長近期則提出「非關稅欺騙」的說法,苦苓指出,從中可見川普施壓重點並非真的針對貿易逆差,而是以「洗產地」的方式為名,持續鎖定中國作為打擊對象。這場所謂貿易戰背後,其實仍是地緣政治角力。

苦苓提醒,雖然情勢一時混亂,各國也面臨出口不穩與市場壓力,但最重要的是看清川普的手法與節奏。他向來講話浮誇,政策飄忽,威脅多於行動。這些手段再吵雜,也終將回歸協商與利益交換。他語帶安撫地表示:「不要急,不要慌,熬一陣子總會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