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近期在圖像生成能力上持續拓展,支援的風格不再侷限於單一美術形式,實際可選用的視覺風格類型多達100種以上。從日本經典動畫到奇幻繪本、懷舊像素風等,涵蓋插畫、遊戲、電影、美術與童書多元領域,使用者只需提供指令語句,即可生成對應圖像。本刊彙整這些風格分類與應用方式,讓有興趣進行創作或實驗的使用者一次掌握。
依目前系統建置邏輯,一百種圖像生成風格生成,包含了9大類別:
1. 日系動畫風格(20種)
2. 插畫風格(10種)
3. 奇幻與童話風格(10種)
4. 遊戲與角色風格(10種)
5. 街頭與流行文化風格(10種)
6. 攝影與現實畫風(10種)
7. 設計與實驗風格(10種)
8. 文化與時代感風格(10種)
9. 應用與功能風格(10種)。
最受歡迎的風格如新海誠的青春寫實感、吉卜力溫暖筆觸、賽博龐克未來感或80年代動畫錄影帶風,皆能透過簡單描述實現具體畫面。
日系動畫類型涵蓋校園戀愛、魔法少女、機甲戰鬥、異世界冒險等常見動畫分支。像是輸入「新海誠風格的黃昏街道與學生背影」,可呈現出光影層次與青春氣息濃厚的畫面;若想呈現視覺實驗性更高的畫風,亦可指定如湯淺政明或今敏風格,產生畫面變形或精神錯置感的構圖。
插畫領域方面,則包含水彩、色鉛筆、手帳風、油畫筆觸等實體媒材感的模擬生成。對商業或內容創作者而言,能透過扁平化設計、手繪書感或紅藍3D視差線描風製作專屬角色或視覺模板,提升風格辨識度。
遊戲與奇幻相關風格則常出現在立繪角色、魔法場景或RPG設計構圖中,包含JRPG日式角色風、克蘇魯風格、百鬼夜行妖怪系、太空歌劇或西方奇幻插畫等。這些風格多強調場景厚重、角色表情強烈,適用於桌遊或敘事性遊戲延伸設計。
另有一類屬於美術與視覺語彙融合的實驗型風格,例如浮世繪融合科幻主題、幾何塊面插畫、夢境式構圖或紙雕剪影感構圖等。這些風格多具高度視覺張力,適合藝術研究、封面設計或概念視覺規劃。
在童趣與角色應用方面,系統亦支援皮克斯風格、幼兒繪本感、擬人化動物、立體黏土質感等童書視覺語言,使用者可創作角色故事線、繪本風插圖或寵物轉動漫畫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風格並非透過選單點選,而是透過語句內描述風格元素與場景要求來觸發。如輸入「浮世繪風格的機器人在京都街頭」或「80年代動畫錄影帶風的少女變身」,系統將自動對應畫面結構與視覺特性,產生符合語境的圖像。指令若能明確指定場景、人物與構圖語氣,成像品質將更貼近預期。
以下為本刊整理的引導式範例:
1) 若希望創作青春動畫風格場景:
「新海誠風格+車站+黃昏光影+角色背影」
2) 若要實驗奇幻與傳統結合畫面:
「浮世繪X蒸氣龐克風格+城市戰鬥構圖」
3) 若想創作角色立繪用圖:
「JRPG風格角色+武器特寫+動態姿勢」
使用者可依照主題搭配上述風格語彙進行生成。相關功能目前支援中,如需視覺規劃或創作概念初稿,可納入設計流程測試使用。

一百種圖像生成風格生成,包含了9大類別,前3類為:日系動畫風格(20種)、插畫風格(10種)、奇幻與童話風格(10種) 圖:ChatGPT 生成/曾郡秋 製作

一百種圖像生成風格生成,包含了9大類別,其中有3大類別分別為:遊戲與角色風格(10種)、街頭與流行文化風格(10種)、攝影與現實畫風(10種) 圖:ChatGPT 生成/曾郡秋 製作

一百種圖像生成風格生成,包含了9大類別,最後3大類別分別為:設計與實驗風格(10種)、文化與時代感風格(10種)、應用與功能風格(10種)。 圖:ChatGPT 生成/曾郡秋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