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氣象署(8)日發布預報,4月9日至14日為本週天氣轉變的關鍵時段,鋒面系統將兩度通過台灣,導致多地出現不穩定天氣。氣象署指出,第一波鋒面將於(9)日下午接近,晚間起陸續帶來降雨,並在(10)日達到降雨高峰,全台皆須防範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及強風等劇烈天氣。本刊整理三大重點:下雨時機、雨勢強度與影響區域,讓您一目了然、快速掌握。
彙整氣象署指出降雨時間,4月9日晚間起為第一波鋒面影響起點,4月10日為劇烈降雨的關鍵警戒日;接著在4月12日有第二波鋒面再次通過,再度引發強降雨風險;至13日至14日,隨東北風減弱,天氣才逐漸轉趨穩定。
此次天氣變化以短延時強降雨為主軸,氣象署說明,強降雨伴隨雷擊與瞬間強風,特別是在北部、中部、花東山區,不僅易出現瞬間大雨,也須留意積水、路面滑溼與能見度降低等狀況。局部地區甚至可能達到大雨等級,建議外出民眾務必攜帶雨具並提前查詢即時預報。
降雨區域上,氣象署指出:(9)日晚至(10)日,北部、中部、東半部及離島地區首當其衝;到了(12)日,降雨範圍將擴展至中南部與西半部地區;而(13)日至(14日),大多數地區轉為間歇性或局部降雨,唯東部與中南部山區仍有短時雨勢可能。
離島方面,氣象署提醒,馬祖、金門、澎湖於(8)日至(9)日上午仍維持多雲至晴,但自(9)日晚間起將逐漸轉為濕涼天氣,需特別注意降雨帶來的短時能見度降低與航班變動風險。
另外在溫度變化上,隨著鋒面來回移動及東北風增弱再增強,13日全台將略有降溫,其中北部與花東日夜溫差明顯拉大,中南部白天氣溫仍高,但夜間亦有降溫趨勢,提醒民眾適時調整穿著。
此外,中部以北地區從(8)日晚間起至(9)日清晨,可能出現局部霧氣,氣象署特別提醒駕駛人提高警覺,注意道路濕滑與視線不良帶來的行車風險。
氣象署強調,本週天氣以鋒面來回、短時強雨、區域雷陣雨為主,建議民眾依以下三重點作為行前參考:
一 何時下雨?
1 )4月9日(三)晚起:第一波鋒面影響
2) 4月10日(四):劇烈天氣高峰期
3) 4月12日(六):第二波鋒面再襲
4) 4月13日至14日(日至一):東北風減弱,天氣漸穩
二 雨有多大?
1) 以短延時強降雨為主,伴隨雷擊與強風
2) 局部地區達大雨等級,山區慎防積水與落石
三 哪些地區受影響?
1) 4月9日晚至10日:北部、中部、東半部、離島
2) 4月12日:中南部與西半部皆有劇烈天氣可能
3) 4月13日至14日:大部分地區轉為短暫或局部性降雨
氣象署再次呼籲,雷陣雨來得快又猛,請民眾務必隨時關注最新天氣預報與警特報訊息,並加強防範、避免前往山區活動,以確保安全。

4月9日至14日全台降雨頻繁,鋒面接力影響,多地須防短時強降雨與劇烈天氣。 圖:新頭殼/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