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公布影響廣泛的最新關稅措施,將對全球180多個國家課徵至少10%的基準關稅,並對數十個與美國貿易逆差大的國家徵收更高關稅,包括對台灣課徵32%關稅,震撼全球金融市場。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建議台灣可以做3件事情因應川普關稅風暴,他並強調:「只有堅定站在美國這一邊,台灣才有出路。」

矢板明夫表示,在川普推動的全球貿易政策中,台灣被增加了32%的關稅,無疑對台灣經濟發展帶來了壓力。但事情已經發生,台灣應該從中尋找應對的策略,以便在新的遊戲規則下持續前行。首先,可正視一些有利因素。台灣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半導體暫時並未受到關稅的影響,即使以後有追加,考慮到台灣不存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所受的打擊也是有限的。

矢板明夫提到:「美國這次增加關稅,是基於統一的計算方式,而非川普總統個人的主觀決定。這讓我們能夠清晰地識別當前的挑戰。就好像台灣正面臨著大學聯考,雖然考題的難度比起以前有所上升,但所有考生都面臨著同樣的壓力。只要找到考題的特點,準備得當,依然有機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矢板明夫指出:「我認為台灣有以下這幾件事情可以做。第一,降低關稅,促進美國產品進口到台灣。比如說汽車。我剛到台灣時,有朋友勸我買一輛汽車代步,但當我聽到我喜歡的一款日本車的價格時,被嚇了一跳。台灣的國產車並不強,大部分台灣人都喜歡開外國車。高關稅導致汽車的高價格,吃虧的實際上是台灣的消費者。

矢板明夫續指,第二,多從美國進口商品,尤其是能源。反正台灣每年都需要進口很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索性多從美國買。減少貿易順差再和美國談判,爭取把關稅降低。第三,加速傳統產業轉型。這次被加徵關稅的很多傳統產業即使沒有高關稅,早晚也會被中國、東南亞和印度淘汰。不如藉這個機會政府加大補助,讓這些傳統產業早日轉型,提升台灣競爭力。

矢板明夫補充:「川普總統在發表關稅名單的時候,是把台灣當作一個國家(country)的。就憑這一點,就值得給川普總統鼓掌。過去的美國,經常看中國的臉色,但這次很明顯,川普總統最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中國這次被加徵關稅之後,經濟狀況雪上加霜,還宣布要報復美國。美中貿易大戰2.0就要開打了。只有堅定站在美國這一邊,台灣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