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文明來說服我」,這是2005年台灣的統派作家龍應台,點名寫給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公開信。信中龍應台提到:「沒有品格,權力會演變成災難。沒有文明,國家會淪落為巨獸。」

匆匆一晃眼20年過去了,中國的領導人已由十年一換的胡錦濤,變成了至死方休的習近平。如今的中國,早已不講什麼「拿著刀叉吃人肉」的統戰手法,而是透過軍演圍台,直接叫囂要血洗台灣或解放台灣。

反觀在台灣的「統派三寶媽」:龍應台、翁曉玲與區桂芝,這些大作家、大教授與名校國文教師,如今也跟中國一樣圖窮匕見。說話與行文間,不再囉嗦什麼文明不文明了。

以最近持續活躍於新聞版面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為例,她在「統派三寶媽」裡成名最晚,學歷也最低。因此剛出道時,就不走龍應台溫良恭儉不讓的「文明風」,而是大言不慚的睜大眼睛說幹話。

2023年12月4日,區桂芝在記者會上,發表一篇聲明稿,痛批108課綱刪掉了顧炎武的〈廉恥〉,讓各級學校老師學生沉入黑暗的教育深淵,簡直就是「無恥的課綱」。跟武統中配亞亞一樣的強調「深淵」,好可怕喔!嚇死一堆小粉紅。

問題是區桂芝明知新的課綱,跟戒嚴時代早已不同。現在是「只推薦不強制」,開放更大的教學空間,讓教師可以自編自選自教。

區桂芝若覺得〈廉恥〉這麼重要,就不用急著在台灣去舔黑道大哥白狼,或去中國的央視罵賴清德,把〈廉恥〉拿來課堂上自選自教不就好了?

2023年12月,《香港01》在台灣專訪區桂芝,簡單敘述了她自己的身世。1963年在台灣基隆出生的區桂芝,父母均來自於廣東,原來遷居香港,後因父親遭受港英政府迫害,一家人才輾轉落腳台灣。

區桂芝有8個兄弟姊妹,散居於美國、加拿大、香港、北京、台北。由於母親對家鄉廣東湛江的眷戀,年邁之後決定返鄉定居,讓區桂芝經常往返於台灣及中國。區桂芝在受訪時也坦言,在課堂上她確實曾被北一女學生質疑,受到中共大外宣的洗腦。

學生為何質疑區桂芝「不適任」?

區桂芝的教學方式,被北一女學生質疑,也不是始於今日。早在課綱爭議期間,就有自稱是區桂芝的學生在PTT發文指出:

「我們是來學校學習的,我們那麼努力進入這間學校,不是讓妳來灌輸妳的政治立場的。學生要學到的是國文,是國學,不想聽妳有多討厭綠營。我們尊重妳是一個資深的國文老師,但也請妳尊重我們受到正常教育的權利。」

2025年3月27日《三立新聞網》記者蕭宥宸報導〈區桂芝是「不適任教師」? 課堂言論被挖出:日治時期北一女是新娘學校〉:

「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言行多次引發爭議,先是近年多次批評108課綱是『無恥課綱』,日前又登上中共官媒,大肆批評總統賴清德定義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因此遭民眾檢舉區桂芝是『不適任教師』。

早在前年課綱爭議期間,就有自稱區桂芝學生的網友爆料,……當年也是北一女中120週年校慶,但區桂芝認為,北一女中是日治時期建立的『新娘學校』,是殖民統治留下的屈辱印記,120週年校慶不值得被紀念。

學生指稱,北一女慶祝120週年校慶推出許多周邊,包括寫有學生創作詩句的明信片和主題御守。但區桂芝卻對此感到不滿,認為御守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是殖民者的代表。」

誰會放棄第1志願不填北一女?

區桂芝與本魯同年,都是在戒嚴時代接受相同的黨國奴化洗腦教育,課堂上就只能聽那些不學卻很有術的高級外省人胡說八道。只是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她還敢在課堂上,繼續散播這些鬼話。

本魯的大學女同學,因為是北一女畢業的,自我介紹總是戲稱她來自「尼姑學校」,意思是說北一女是純女校。難道真有人笨到相信北一女的學生,也要跟剃光頭吃素加六根清淨嗎?

同樣道理,戲稱北一女是新娘學校,就像戲稱是尼姑學校一樣。國中女生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苦讀三年,都還不一定擠進北一女的窄門,怎麼會是區桂芝瞎掰的什麼屈辱印記?

除了北一女之外,國民黨接收台灣後,也蓋了幾百家的公立高中。問題是即使是高級外省人,無論怎麼仇恨日本人,自己或女兒甚至孫女,只要聯考分數夠高,誰會放棄第1志願不填北一女?難道大家都要搶接受屈辱?

從1683年鄭克塽舉國降清,到1896年馬關條約割讓日本,台灣歷經了8位清朝皇帝的統治時期,共計212年。但台灣全島沒有任何官方設立的現代化教育學校,男性9成以上是文盲,更何況是女性。

1904年台灣總督府為了施行在台日籍女子的中等教育,才成立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之後又好幾度易名,直到1921年改制為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簡稱第一高女。

由於不少日本政要的名門閨秀就讀於此,加以辦學績效顯著,該校迅速成為全台女子教育中的第一名校。1922年起總督府宣布開放「日台共學」,但大多數台籍女生還是就讀第三高女。

總計終戰前,第一高女的台籍畢業生僅有45名,根本就是鳳毛麟角。日治時代的北一女,學生都是台灣各界名流或顯貴的掌上明珠,資質極為優秀。例如基隆礦業鉅子顏國年之女顏梅、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之女杜淑純等人。

無論對日人或台人而言,日治時代的第一高女,都是比今天的北一女更難進的貴族學校,或者說是菁英學校。區桂芝根本不懂北一女的歷史,只是一個在替大中國主義招魂的巫婆而已。

北一女是交錢就能讀的補習班嗎?

1945年終戰後,第一高女的日籍師生被遣送回國,國民黨把台北第一、第二及第四高女合併為台北第一女子中學,簡稱北一女。原本多收台籍生的第三高女,先改為北二高,後來則又改為中山女高。

北一女與中山女高這兩所位於台北市的純女中,70年來也一直都是女子第一與第二志願。其他國民黨戒嚴時代成立的各種公私立高中,無論怎麼起起落落,都從第3名排起。就像大學永遠是日本創立的台大第一,其他國民黨新創的大學,只能搶破頭的去爭大老二。

當然,日治時代的第一高女,是有包括裁縫、刺繡、家事、造花等「技藝教育」課程。但這就像是戒嚴時代中學女生都要上的家政課,即使不讀北一女,或是其他女校,就讀男女合校,甚至男女分班,只要是女生,就還是一定都要上家政課啊!

二戰期間軍方為了推廣「奉仕」活動,第一高女在課堂上縫製「慰問袋」和「千人針」的畫面,常被刊載於雜誌中作為宣傳題材。原本在民間母女相傳,沒有固定規範的刺繡與縫紉法,從此就有了「規格化」的趨勢。

北一女與原本稱為北二女的中山女高,百年來都是台灣的精英女校。無論外省人有多討厭日本,女兒考上北一女或中山女高,會覺得這是什麼屈辱印記嗎?是無上的光榮印記吧?

區桂芝這種完全不懂台灣史,也根本不想甚至不願認識台灣史的黨國餘孽,為了舔中仇日,竟把北一女這樣大家擠破頭都進不去的菁英學校,當成跟補習班一樣交錢就能讀的「新娘學校」。區桂芝究竟是笨?還是壞?鄉民們自己判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