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當今國際格局下,愈發顯得深刻且現實。即便是長期被視為全球最緊密盟友的美國與英國,在利益面前也可能發生「戰略背叛」。根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 已被告知,需為可能發生的「可怕的戰略背叛」做好準備,因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可能終止美國與英國在「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Trident IID5)上的合作。
對英國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國家安全危機。雖然這並不意味著英國面臨來自外部的核打擊威脅,但作為一個核武大國,若突然失去其唯一的核打擊手段,其國際戰略地位與安全保障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自上世紀 60 年代以來,英國的戰略核武器體系一直依賴美國供應的潛射洲際導彈,從最早的「北極星-A3」(Polaris A3)到如今的「三叉戟-IID5」,英國始終從美國「貨架」上獲取其戰略武器。全球範圍內,能夠從美國獲得如此關鍵核載具的國家,唯有英國。這也是為何長期以來,外界普遍認為美英關係是全球最緊密的盟友關係,英國更被視為「美國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但如今,川普政府可能改變這一傳統認知。在川普看來,沒有任何盟友能夠享有「特別待遇」,所有事情都需以金錢與交易來衡量。美英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可能成為川普向英國施壓的理由,而「三叉戟」導彈正是川普手中極具分量的一張牌。

目前,英國皇家海軍擁有 4 艘戰略核潛艇,這些潛艇承載了英國全部的核打擊力量。然而,其唯一的核彈投射手段——「三叉戟-IID5」——來自美國,一旦川普決定切斷供應,英國將面臨無法彌補的核戰力空缺。
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五常)中,英國是唯一無法自行研發潛射洲際導彈的國家。法國、俄羅斯、美國與中國均擁有獨立研製能力,而英國卻完全依賴美國技術。一旦美國終止合作,英國短期內幾乎不可能自行開發出可替代的核打擊系統。這意味著,美國只要稍微「動動手指」,英國的核威懾能力就可能瞬間歸零,這對倫敦而言無疑是一場無法承受的災難。
這場可能發生的「核危機」,進一步揭示了國際關係的現實——盟友關係往往是脆弱的,一旦國家利益出現不一致,即使是最親密的盟友,也可能迅速走向決裂。英國當前的困境,正是因為其長期將核戰略完全建立在美國的支持之上,缺乏自主能力,如今才被川普政府「拿捏」。

回顧歷史,中國在 1950 年代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仍決心發展「兩彈一星」,當時不少人認為既然中國與蘇聯關係緊密,完全可以依賴蘇聯的核保護,無需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核武。然而,後來中蘇交惡,蘇聯撤回專家並中斷合作,事實證明,中國當時的戰略決策是正確的。
獨立自主,才是國家安全的根本保障。中國幾十年前就想明白的道理,英國或許至今仍未參透,這次「三叉戟」事件正是對英國的一次殘酷現實考驗。未來,如果英國不設法提升自身核技術能力,或尋求其他替代方案,那麼這場核戰力危機將難以化解,甚至會影響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
如今,英國是否真的會面臨「核戰力崩潰」的現實,仍取決於川普政府的決策。但可以確定的是,英國對美國的長期依賴,已經讓自己陷入了一場空前的國安困境,未來若無法改變這種局面,恐怕將繼續為過去的「短視」付出代價。

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 已被告知,需為可能發生的「可怕的戰略背叛」做好準備。 圖 : 翻攝自 Xiang Yang 向陽 X 帳號

英國是否真的會面臨「核戰力崩潰」的現實,仍取決於川普政府的決策。 圖:英國首相府提供/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