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東京電視台報導,在 2 月中旬,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航母在參加美、日、法三國聯合軍演期間,遭遇中國海軍 815A 型電子偵察艦的近距離監視,導致日本航母編隊不得不調整航行計劃。此事件直到近日才被日方公開,引發外界關注。

據報導,加賀號航母在廣島附近海域剛剛出港,便遭遇早已等候的中國 815A 型電子偵察艦。815A 型艦搭載超視距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可超過 1,000 公里,並具備強大的電子對抗能力,可干擾敵方雷達與通訊系統。此艦還能即時將目標數據回傳至後方指揮部,為中國海軍提供戰略情報支援。

日方報導指出,815A 不僅進行了常規偵察,更採取了「攻勢偵察」策略,迫使日本航母編隊修改原定計劃,以避免關鍵軍事情報外洩。此舉令日方「顏面盡失」,進一步引發關於中國電子戰能力的討論。

此事件並非中國 815A 型電子偵察艦首次介入美日聯合軍演。過去數年間,此類艦艇已多次「強行加入」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行動範圍,讓美軍高度戒備。815A 型艦可蒐集美日艦隊的通訊頻率、雷達參數,甚至影響敵方電子設備運作。

此外,該艦還具備導彈引導能力,能為中國陸基反艦導彈提供即時目標數據,提高打擊精度。這將提升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情報能力,也讓美日等國在此區域的軍事行動面臨更大挑戰。

加賀號航母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改裝的輕型航母,可搭載 F-35B 戰機,計劃提升日本海軍的遠程作戰能力。然而,由於美國推遲交付 F-35B 戰機,目前此航母仍主要搭載直升機,尚未發揮完整戰力。

在此次軍演中,加賀號原計劃展示其最新的作戰能力,但因 815A 型艦的介入,日方不得不對部分訓練項目進行調整,以防止機密訊息外洩。這顯示出中國電子戰能力的強大影響力,也反映出日本在區域軍事博弈中的挑戰。

815A 型電子偵察艦的頻繁出現,已成為西太平洋軍事競爭中的常態。此艦在戰場情報蒐集、電子戰對抗以及戰略預警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使中國海軍在該區域的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

日本加賀號F-35B起降。   圖:截自騰訊網/湘評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