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FT)報導,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提議,將北約集體防禦條款》第五條的適用範圍擴展至烏克蘭,而無需烏克蘭正式加入北約。她表示,此舉將為該國提供「穩定、持久且有效的安全保障」。該條款規定,對北約成員國的攻擊將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若烏克蘭納入該機制,將極大改變歐洲安全局勢。

據外媒報導,挪威政府宣布,今年將對烏克蘭的援助提高至近 80 億美元,較此前規模增加一倍以上。該計畫獲得挪威國會全體政黨一致支持,顯示北歐國家對烏克蘭的長期承諾。同時,德國也更新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清單,內容涵蓋大量裝甲車、火炮彈藥、無人機以及掃雷設備。援助項目包括 56 輛 MRAP 防雷車、超過 60 萬發各類彈藥、300 架 HF-1 攻擊無人機,以及多款偵察無人機。此外,德國還提供了 IRIS-T 防空導彈、豹 1 主戰坦克與貂鼠步兵戰車的彈藥,以及 ZUZANA 自走榴彈砲等先進裝備。

德國向烏克蘭提供第六套 IRIS-T 防空系統。 圖:翻攝自X帳號@NOELreports

同時,土耳其計畫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並尋求在歐洲安全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土耳其外交部長哈坎·費丹(Hakan Fidan)強調:「美國總統的行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警鐘,促使我們團結起來,建立自己的安全重心。」他進一步表示,若北約崩潰,土耳其希望參與新的歐洲安全體系。

而俄羅斯對北約勢力可能進一步介入烏克蘭表達強烈不滿。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強硬表示,俄方不會容忍北約部隊駐紮在烏克蘭,並警告此舉可能導致危險局勢再次升級。

除了軍事援助與外交動向,歐洲在技術領域也加快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近來,歐洲衛星通信公司 Eutelsat 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 4 萬套衛星接收器,以取代美國企業 SpaceX 的「星鏈」服務。該決定被視為歐洲對川普政府及馬斯克對北約支持態度搖擺的一種回應。

歐盟與法英衛星集團 Eutelsat 展開談判,希望將其 OneWeb 衛星部署在烏克蘭,作為星鏈的替代。受此消息鼓勵,該公司股價 3 天內上漲 268%。 圖 : 翻攝自X / 長樂未央

隨著俄烏戰爭進入持久戰階段,美國武器裝備的局限性逐步顯現。據X帳號「以色列戰爭」指出,烏克蘭前期廣泛使用的美製「海馬斯」(HIMARS)火箭炮,在戰場上遭到俄軍電子戰干擾,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美國主戰坦克在現代戰場的適應性也備受質疑,而F-16戰機的交付與部署進度遲緩,使得烏克蘭面臨裝備更新的挑戰。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   圖:翻攝自臉書 Giorgia Meloni(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