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中升大學的學測成績於昨25日公告,隨著公開榜單、社群平台的分數分享以及家人的關切,許多高中生在面對成績時,難免出現欣喜或失落的情緒。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26)日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召開記者會,喊話「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成績以外更該重視兒少心理健康」。

林月琴透過今日記者會,要求教育部應加強落實學生生涯輔導,並與衛福部主動關切成績不如預期承受壓力的學生。然而,令人憂心的是,儘管近年來青少年自殺自傷問題備受關注,但教育部和衛福部卻缺乏持續性的數據調查,未能全面掌握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學習與生活壓力。最後,在榜單公佈運用上,必須尊重學生隱私權與知情同意權,避免個資公開所造成的風險。

林月琴指出,依據《教育基本法》,教育的核心是協助每位學生開拓生涯想像、培育健全人格與多元發展。考試只是一個面向,不能以此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政府應延續既有政策,告別榜單迷思,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學生多元發展及生涯輔導上。

她也提及,近年日間部大專院校休退學人數持續上升,因「志趣不合」而休退學的人數從111年的30,904人上升到112年的32,259人,顯見高中階段的生涯輔導亟待加強。

她接著說,許多學生反映,現行生涯輔導課程時常過度聚焦升學,或只停留在單次的生涯測驗,缺乏從學生主體個性、志趣與專長的規劃探討。此外,從2023、2024年人力銀行調查顯示,約66%的學生認為所學與工作無關,更有70%的上班族後悔當初只選名校,沒有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科系。

林月琴強調,自己長期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議題。去年底《學生輔導法》修正時,便要求政府加強輔導資源與人力配置,同時兼顧學生心理諮商權益。但是,近年青少年自殺自傷議題受到社會各界關注,12至17歲青少年自殺死亡比例至2023年已經上升到18.4%,已成為該年齡層十大死因中的第二大原因。

記者會上,林月琴與台少盟共同呼籲與要求,落實新修《學生輔導法》追蹤執行成效;加強國高中階段生涯輔導;保障學生個資隱私及同意權。最後,林月琴認為,要讓教育不僅僅是升學的階梯,更是實現每位學生多元發展的平台。從生涯規劃、心理輔導到尊重個人權益,每一步都關係著學生的未來。希望各界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公平、健康、充滿可能性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