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軍機在西沙群島上空發生空中對峙,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據中媒《央視》報導稱,澳洲 P-8A 偵察機關閉機載應答設備,繞道飛行,未經中方允許蓄意侵闖西沙群島領空,嚴重威脅空中飛行安全。對此,中國空軍出動殲-16 戰鬥機驅離,雙方一度進入近距離對峙,最近時距離僅 30 米,殲-16 更對澳軍機發射熱焰干擾彈,以強硬姿態展現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卻也嚴重威脅到澳洲軍機的安全。
中媒稱,此次澳洲軍機的行動並非偶然,其背後反映出中美在西沙群島問題上的長期分歧。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澳洲一直緊跟美方步伐,參與南海地區的軍事行動。美國雖聲稱對南海島礁主權爭議 「不持立場」,但實際上卻頻頻對中國的主權主張提出質疑,認為中國劃定的西沙群島領海基線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利用 「航行自由行動」來挑戰中國的海洋主權。
美方長期以來視中國在西沙群島的軍事部署(包括導彈、雷達與機場建設)為地區穩定的威脅,並強調南海的 「航行自由」。為此,美國持續加強與菲律賓、越南等國的軍事合作,以強化在南海的影響力,試圖間接制衡中國對南海地區的控制。與美國結盟的澳洲,此次軍機進入西沙領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為美國的戰略利益而來。

中方稱,澳軍機關閉應答設備的危險操作,也造成嚴重的飛行安全風險。國際通行的空中驅離行動,如發射熱焰干擾彈等,通常是在多次警告無果後才採取的措施,因為會嚴重威脅到其他飛機的安全。
中國與西方國家在西沙群島問題上的分歧,不僅涉及歷史與國際法上的解釋,更牽扯到地緣政治與戰略競爭的議題。中國以歷史和實際控制為主張,而美國則利用 「國際規則」 和 「航行自由」為由介入南海,以推動其印太戰略。澳洲軍機此次遭中國空軍驅離,實質上是中美戰略博弈的縮影。

中共殲-16。 圖:截自騰訊網/矚望雲霄

中國海軍透露,解放軍長沙艦2022年初與外軍軍艦在西沙海域對峙47小時。 圖 : 翻攝自海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