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潮遍地開花,台中罷免6藍委行動、雙和罷免團隊也聲援金門罷免藍委陳玉珍的「珍礙金門」行動,代收罷免陳玉珍一階提議書。「珍礙金門」團隊今(17)日表示,第一階段連署書還差約400份,最後收件日訂在2月19日,罷團痛批陳玉珍在立院粗魯又暴力的風格,讓外界不斷加深對金門人的負面印象,更將金門向她的「祖國大陸」靠近,「我們不願成為她把持下毫無自我是非意識的人民」。

《珍礙金門》領銜人翁明志日前表示,他們是由一群關心金門發展、珍視地方形象的金門鄉親集結而成,在各種不利情況下,團隊一直很難找到領銜人正式為團隊發聲,「本人基於熱愛這片土地、當仁不讓的心情,決定接下這份重擔」。

翁明志批評,陳玉珍不僅在人文素養與問政價值上明顯不足,更在立法院多次表現出粗暴傲慢的言行,甚至對同僚動手動腳,濫用職權干預預算分配,並對藝文界人士使用如「要飯」、「惡僕欺主」等極具侮辱性的言辭。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偏離金門人一向溫和理性、崇禮尚義的傳統價值,更對金門形象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做為金門的一份子,我們無法再對此視若無睹」。

發言人、台大法律系許祐嘉:承受巨大壓力 但不願看著金門被陳玉珍推向中國

《珍礙金門》罷免團隊發言人、台大法律系三年級的許祐嘉坦言,在收到罷免陳玉珍公民團體邀請後,即便知道可能會因此承受巨大壓力,為了讓國家順利正常的運作下去,「我幾乎沒有猶豫,義不容辭地迅速答應」,
在國民黨跟民眾黨把持立法院的這一年多以來,各種踐踏法治、毀憲亂政的作為,「讓我感到非常憤怒而不滿」。

許祐嘉指出,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導致金門長期被視作「沈默的一群人」,被外界誤以為只有支持陳玉珍這樣的一種聲音,但其實金門有那麼一群極力珍惜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不願意在中國專制體制下生活的人,他們因為看著金門被陳玉珍不斷推向中國、成為陳玉珍的禁臠而深感焦慮,希望能站出來阻止她,不要讓自己心愛的家鄉被她親手葬送,「呼籲所有金門人,勇敢加入這場行動,簽署連署書,更希望台灣的公民社會能持續給我們關注和鼓勵,一起讓這項艱困的任務完成!」

「珍礙金門」團隊今天發出公告表示,大年初一上午,幾個從末投身過改治運動的陌生人,在金門碰面並簽下了各自的保密協定書,至此成為核心志工成員。因起步得很晚,從一開始的擔憂、害怕、猶豫不決,到一邊害怕但硬著頭皮「撩落去」,「我們從零開始,一步步累積完成了各種對金門而言彷彿根本不可能達成的創舉」。

罷團:我們不願成為陳玉珍把持之下毫無自我是非意志的人民

罷團指出,金門作為曾經的第一戰線與歷史戰場,理解老一輩終生揣懷著戰爭所遺留下來的傷痛,在不肖政客與政治語言推波助瀾下,金門逐漸成為了一座「只談賺錢福利不講國家認同」的島嶼。但還是存在著不一樣的聲音,只是這些聲音實在太小了。

罷團批評,陳玉珍在大部分金門人心灰意冷不願表態下,由少部分人選出而連霸數屆立委,在立法院既粗魯又暴力的風格,讓外界不斷加深對金門人的負面印象,但陳玉珍似乎毫不在乎,只想隔開台灣本島與金門之間的距離、好更進一步將金門向她的「祖國大陸」靠近。

「我們不願成為她把持之下毫無自我是非意志的人民,更害怕自己的下一代會在中共的紅潮中逐漸被淹沒,於是我們站了出來,試圖力挽狂瀾」,罷團直言,改變無法一蹴可及,要在短短2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說服更多鄉親站出來、在罷免書上寫下名字是一件極度因難的任務,但全台灣各個罷免友軍用盡全力的支援、協助,隨著領銜人與發言人陸續到位,越來越多的連署書交到他們手中,燃起了無限的希望。


「第一階段連署大約還差400份,預計最晚的收件日定在2月19日」,罷團呼籲,為了趕在藍白聯手推動的新制選罷惡法實施前,來得及清點、造冊與送件,尚未送出連署書的可直接至「台灣公民人權辦公室」,務必要在19日下午5點以前,將所有罷免陳玉珍的連署書送到團隊手中,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造冊,若未能達成目標,也會公布接下來的決議。

「珍礙金門」團體公告。   圖:取自「珍礙金門」Threads

《珍礙金門》罷免團隊發言人、台大法律系三年級學生許祐嘉聲明。   圖:取自「珍礙金門」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