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震驚各界,執政自民黨遭遇大敗,台灣網友也隨著開票數字心情起伏,對日本政治的關注度空前高漲。事實上,台灣對日本研究熱情不減,不少人赴日留學,但日本學術圈看似友善,實則「水很深」。政大日本研究學程教授、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分享,取得日本博士學位之路充滿挑戰。

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回顧,大學畢業時,教授曾邀他成為接班人,專程談及是否願意繼續深造,但他選擇進入社會。他提到,周圍許多朋友攻讀碩博士,卻走上「不歸路」,至今無人成為教授,甚至有博士被派往鄉下擔任非常勤講師,收入勉強抵交通費,學術路艱辛可見一斑。

現正最夯:毛蟹大軍現蹤碧潭堰!密密麻麻遷徙畫面超震撼

李世暉指出,2005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提出吸引12萬留學生的目標,特別要求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頂尖學府放寬博士標準,吸引台灣、韓國、東南亞及歐美學生。然而,他坦言,東南亞或台灣的博士學位在當地大學教職市場競爭激烈,難以立足。台灣近年也面臨類似困境,許多學者因此不敢輕易建議學生出國攻讀博士後回台任教,擔心影響學生的人生規劃。

日本政治與學術的複雜性引發台灣熱議,顯示兩地文化與學術交流的深厚連結,也凸顯留學與學術職場的挑戰。如何在熱情與現實間找到平衡,成為台灣學子與學者的重要課題。

《矢板明夫Newtalk》節目邀請政大日本研究學程教授、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談日本政治與學術的複雜性。   圖:截取YT《矢板明夫Newtalk》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