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運公司每年載運數百萬名旅客,遺失物的數量也相當龐大。據統計,2023年北捷共拾獲遺失物與現金2.8萬餘件,其中,未被認領的物品與現金經過拍賣或變賣,預計2024年北捷可從遺失物收入中獲得約740萬元。然而,此項收入來源引發議員質疑,批評北捷將無人認領的遺失物變賣成為公司收入,恐有程序與合法性上的爭議。

根據現行「遺失物處理要點」,當乘客遺失物品後,若六個月內無人認領,北捷會通知拾得人於三個月內領回,若仍無人領取,所有權將歸台北市政府,並授權北捷處理,最終變賣所得歸入公司收入,這項規定引發不少爭議。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洪健益指出,北捷並非司法單位,依法應由警察局負責失物招領,而非由北捷直接代為處理。他進一步表示,《行政程序法》的法律位階並未高於《民法》,因此,北捷的遺失物處理方式恐違反民法的規範,遺失物應回歸民法處理,而非直接成為北捷的收入。

此外,洪健益還質疑,北捷對於失主的通知是否積極,甚至可能存有不積極通知失主、以便充公收入的疑慮。洪健益表示,北捷應公開資訊,提高透明度。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弘庭則批評,高雄捷運與台鐵等單位都會舉辦遺失物拍賣會,為何北捷卻選擇採取政府採購法的模式,將變賣所得納入公司營收?他強調,「遺失物不該變成北捷私有財產,應該讓市民有機會透過拍賣取得,或回歸公庫。」對於外界的質疑,北捷回應,2014年依據《行政程序法》,北市府便將遺失物業務委託北捷處理,目前的程序皆依法執行。北捷指出,近三年內拾獲最高金額曾達194萬元,但最後已由失主成功領回。此外,針對遺失物的通知程序,北捷表示,每年透過簡訊通知失主約1600件,實際認領約1000件,並強調已盡力協助失主找回物品。

至於是否改採拍賣方式處理遺失物,北捷表示,2014年曾試辦透過「惜物網」進行較貴重遺失物的網路拍賣,但發現人事成本增加、鑑價費用過高,且處理民眾諮詢需求將影響正常營運,因此最後改採政府採購法,以公開招標方式處理。未來是否恢復拍賣會方式,將參考其他城市做法再進行評估。

議員普遍認為,北捷處理遺失物的方式仍存在爭議,呼籲市府與北捷設立檢討機制,回歸《民法》第804條,即無人認領的遺失物應交由警察機關或市府代管,而非直接變成北捷資產。此外,議員建議應參考其他國內外運輸單位,改採公開拍賣方式,增加透明度,讓市民能參與競標,也避免引發不必要的質疑。

最後,北捷提醒民眾,因每天捷運運量高達200萬人次,加上全線117個車站,乘客應妥善保管隨身物品,一旦遺失,應盡快聯繫北捷遺失物中心,以免逾期無法領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