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上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85場活動(「看見台灣」系列第22場),主題是:「戒嚴的歷史、現實與未來——威脅來臨時,如何在危機中保衛民主」。

主持人、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表示,韓國近日發生戒嚴爭議,喚醒台灣人對戒嚴的恐怖回憶,也讓未曾經歷戒嚴的新生代渴望深入了解這段歷史。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指出,台灣自1949年進入38年的戒嚴時期,《戒嚴法》壓縮公民自由,卻也催生了黨外運動,最終促成1987年的解嚴,奠定了民主化的基礎。他強調,戒嚴不僅是歷史,更是現代政治的重要課題。近期南韓總統尹錫悅動用緊急權力雖被國會否決,但仍引發對戒嚴法制濫用的全球關注,警醒民主國家需防止緊急權力侵蝕自由。

面對中國的經濟脅迫與資訊戰,董思齊強調台灣需強化公民教育與社會團結,並完善「平戰轉換」機制,確保平時執法機構能在危機時迅速轉為軍事應變力量。他呼籲台灣社會珍惜來之不易的民主,堅定信念,以智慧與行動共同守護自由與未來。

台灣民主運動影像工作者邱萬興在活動中分享了解嚴前的影像錦集並表示,戒嚴時執政的國民黨以恐怖的鎮壓逮捕來壓制台灣人。起初當局不允許集會,所以民間往往以壽宴和婚禮為掩護來共商大計,後來則逐漸使用廣告宣傳的手段來爭取更多支持,達成「解除戒嚴,人人有責」的廣泛效果。

邱萬興認為,台灣的自由民主是從「黨外」運動到民進黨奮鬥來的,不是統治者賞賜的。在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民主前輩一代傳一代,前仆後繼,無懼坐牢也不怕迫害,不斷反抗,才終結了黑暗的威權統治。因此台灣才有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何明修指出,韓國的戒嚴事件展現出民主的韌性。當總統濫用權力,首爾的市民和國會立刻行動反制,展現人民的力量。何明修分享研究戒嚴時期社會運動抗爭的經驗,1980年代中期新竹玻璃員工自力救濟接管公司,卻反被公司派控告,只好拿著國旗走上街頭抗爭,是相當特殊的畫面。

何明修特別提到,戒嚴時代的街頭抗爭常遇到軍方鎮壓,例如美麗島事件時,群眾和憲兵打起來,可能是青年很難想像的。甚至到「太陽花」事件時,抗議學生才發現警察會打人、鎮暴能出動水車,非常震驚,心裡留下深刻陰影;但這也顯示台灣抗爭文化已逐漸轉變,包括今年的「青鳥運動」,都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美學表現與網路文化。

《特搜!臺灣都市傳說》作者謝宜安表示,解嚴後出生的青年被稱為「民主富二代」,但仍面臨「威權遺產、威權負債」的問題,需要青年了解出生之前的「史前史」,才能解決問題。「記憶永遠是政治的戰場,我們如何記憶過去,也會決定我們如何邁向未來。」

謝宜安解析都市傳說,發現不同族群對不同時代的回憶和錯置各有特色,例如威權時代流行「無頭日本兵」的鬼故事,但日治時期使用的其實是絞刑,顯示「無頭日本兵」可能是中國撤退來台的軍人對中日戰爭的陰影;而真正存在台灣歷史中的「水源刑場」,在文學作品或大眾視野卻只能用流言和傳說的形式出現,而非直指這是段真正實在的歷史,顯示「這些刑場鬼故事也需要轉型正義」。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強調,戒嚴是凍結公民權的法治產物,有因應大規模災害和外患的效果,因此問題不在戒嚴法,而在於「濫用」戒嚴法。台灣戒嚴法在1930年代訂定,造成人權保障未能與時俱進的缺陷,應該調整。此外,當時戒嚴法的效期明訂三個月內應被立法院追認,否則失效,但當年卻再未被追認的情況下沿用38年以上,這也是後來轉型正義的爭議焦點。

陳俐甫指出,這次韓國解除戒嚴的方式,映襯出過去台灣戒嚴的無理。現代韓國是民意代表進入國會表决通過,就能解除不合理的戒嚴令。但台灣當年卻要面對「萬年國大代表」,泛濫而不合理的求處死刑制度,逼得人民無計可施,只好走上街頭,經歷頭破血流的抗爭,爭取解除戒嚴和百分之百的民主自由。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如果台灣現在再次戒嚴」、「呈現真相的機制」、「台灣戒嚴法的漏洞」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1月1日週三青年日主題是「新年開始開啟新對話:青年影響力如何打破同溫層?」,邀請董思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張若瑤(中央社記者暨「空中小客廳」主持人)、斯坦(知名YouTuber「波蘭ê台灣囡仔」)、李菁琪(律師)、張竹芩(CET Academic Programs台灣中心主任)一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