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宣示啟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遭在野藍白兩黨解讀為全民皆兵,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提出「民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連署,要求取消支援軍事勤務,以避免法律賦予民防團無條件支援軍事勤務的可能性,出現在校生上戰場的狀況;對此,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痛批,這種做法相當於協助敵軍解除台灣武裝的前奏。不過,曾代表民進黨參選立法委員、同時也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成員的「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今天(24日)則提出不同看法,指出「讓民防的任務明確化,甚至去軍事化,原則上不代表會弱化台灣的安全」、「我們反而急需民防的革新」。

吳怡農指出,對於「民防是什麼、要做什麼」,大家需要先有共識。《國際人道法》(法語:Le droit international humanitaire - DIH)所定義的民防,是人道援助的工作:在災難發生時,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確保平民能持續生存。在這個架構下,民防的意義是「民間防護」,《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更列出15項支援此人道任務的工作項目;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組織及裝備,因為不是從事軍事任務,受到國際法的保護。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認為可以參考《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列出「民防」的15項任務。 圖:翻攝「臉書」壯闊台灣 吳怡農粉絲專頁

吳怡農表示,壯闊台灣《後盾計畫》的所有訓練課程都是以日內瓦公約的15項工作為基礎。從重視國防的芬蘭、以色列、新加坡,到大家或許比較熟悉的法國、加拿大、歐盟等,都是參考這個框架。結論認為,釐清「軍事防衛」與「民間防護」差別,不代表不重視國家安全。

吳怡農回頭檢視現行的《民防法》,認為「內容包羅萬象」,從防空警報、民間自衛到軍事勤務,各縣市甚至納入防竊盜、防制兒童虐待、維持燈會秩序等「奇妙任務」。直言「當任務不明確,訓練肯定缺乏重點,民防的參與難免淪為聯誼性質」、「我們的民防已經明顯不符合台灣社會的需求」。

吳怡農認為,在「民間防護」的任務上建立共識,民防就更應該在全社會推動,特別是進入校園,但國民黨立委卻要排除學生的參與,吳怡農反問「有救人救己的知識,不該在學校推廣嗎?」吳怡農強調,社會韌性是國家安全的基石,這個題目不應該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結論指出,修改《民防法》可以參考國際夥伴的範例,以國際人道法為依據,重新定義民防任務,明確工作範圍,這是落實全社會韌性很重要的一步;承諾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中持續提出實質建議,請行政單位帶頭推動民防改革,認為這是有機會凝聚社會共識,可望獲得跨黨派的政治支持,不應該放任朝野對立、造成社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