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外媒《彭博社》專訪指出,政府對新核能技術態度「非常開放」,希望台灣能跟上全球趨勢及新核能技術,並強調在2030年前,台灣產業用電的供應不成問題。此言論被解讀為,民進黨政府針對近幾年吵地沸沸揚揚的核能議題,做出迄今為止最強烈的暗示,表示政府可能正重新考慮立場,並可能逆轉。

然而,針對台灣是否該使用核能,《彭博社》今(22)日從另一觀點分析,台灣是中、美大國博弈局勢的核心島嶼,而被視為台灣核心產業的半島體業,對能源的需求正在飆升;但同時,台灣緊張的電力供應狀態,正威脅著經濟成長。今年來已兩度調高電價,最近一次是從十月初開始將工業用戶電價調漲 12.5%。

「我們需要在台灣獲得更多的電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六月時對記者說,輝達嚴重依賴台積電生產其最重要的晶片。

 

「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核電廠工作,我了解它們的重要性,」自50歲起就在台電核四廠工作的前廠長王伯輝,為負責監督核電廠建設,但在工作15年後,由於核電工程經常出現延誤,他的任務是封鎖島上東北端的核設施,而該設施從未產生任何電力。

王伯輝認為,台灣領先全球的半導體廠,其能源需求「核能負擔得起、並提供穩定的電力」;但自2011年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後,公眾輿論急劇轉變,促使政府停止所有計畫的建設。

 

儘管有更大暗示表明,政府可能準備放棄全面反對,但同時也正準備在春季關閉最後一個反應爐,並完全逐步淘汰核電。這發展軌跡,與全球採用核能作為實現氣候變遷目標、與吸引對電力需求旺盛的人工智慧(AI)領域建設的趨勢,背道而馳。

 

而政府的反核立場,也引發了反對團體(擁核方)、國防分析師和主要商界領袖批評。所有人都示警,台灣由於依賴煤炭和天然氣的進口供應,在兩岸對抗之下,中國海軍可能會封鎖這些進口,進一步使島上面臨能源和安全危機風險。

即便卓榮泰表示,他將要求支撐國家所需的電力供應商,確保讓核電廠退役人員持續留在崗位上。但是否重啟要核電?訊號依然模糊,也尚未付諸行動。

 

 

台灣處於孤獨位置

迄今,核能佔台灣每日的能源產量不到 3%,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全透過船舶進口)佔一半以上。此比今年稍早的約 5%更下降,當時台灣屏東的核三廠一號反應爐已於七月關閉。

相較之下,在其他區域、國家和公司,已在尋求透過重啟舊核電廠、延長現有設施的使用壽命,或建造新設施來加強核電。像是微軟最近與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達成協議,重啟賓州三哩島核電廠的反應爐,並利用這些能源為其 AI 擴張提供動力。科技公司正在轉向低碳能源來推動 AI 擴展,並與象徵環保的綠色目標保持一致。

此外,菲律賓與韓國也同意評估國家已封存核電廠的恢復情況,而中國則在八月批准了 11座新反應堆,投資額約 2,200億元人民幣(310億美元)。即使是在上次重大核事故發生地的日本,該國最大的商業遊說團體也呼籲政府考慮擴大核電容量。

而這讓台灣處於一個孤獨的境地。

核能一度被台灣官員視為廉價且穩定的基本負載電力來源,根據中華核學會數據,1984年核電廠生產了該島近一半的電力,2002年約為 20%;但福島事件後,幾乎在一夜之間削弱了這一地位。在台灣民眾支持下,政府2014年暫停了核核計畫建設。且封存了核四廠。

這看起來不再是一個對台灣有利的決定。

上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海週邊演習,北京方面稱,這是對總統賴清德的警告,凸顯了依賴能源進口帶來的安全威脅。解放軍似乎正在針對包圍台灣進行演習,這些演習被視為削弱這個自治島嶼規模較小的軍隊。

人們普遍認為,封鎖是中國讓台灣(北京政府認為是其領土)投降的首選方式,而非全面軍事入侵,因後者方式可能會迅速吸引美國及其盟友介入。

儘管在中國最近的演習期間,能源運輸繼續抵達該島,但真正危機中的供應可能很快就會短缺。台灣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表示,台灣目前天然氣的儲量,僅可供約 10天使用,但他也表示,若採取節約措施,總能源儲量將維持數月之久。

台灣同時也在尋求其他替代方案。政府正準備在地下鑽探約 4公里(2.5英里)以利用地熱能。與太陽能和風能不同,地熱能並非間歇性的,這意味著它可提供穩定的基本負載電源,儘管其目前僅能為台灣全島的需求,提供一小部分能源。

根據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的電力結構預測,隨著核能的逐步淘汰,天然氣和再生能源發電量將會增加,到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預計將增加一倍,天然氣發電量將增加 20%以上。該機構首席分析師 Somnath Kansabanik 表示:在地緣政治風險中逐步淘汰核電,是一項大膽舉措,需要製定全面、加速的計劃,以促進再生能源發展,同時確保可靠的液化天然氣來源。

然而,台灣在實現提供充足再生能源的初步建置上,仍落後於計劃,基礎設施和離岸風電設施的推出也出現延誤。這已迫使昂貴的化石燃料進口增加,並使未來家庭和企業的電費可能會更高。根據能源署數據,到2030年,預估電力消耗將增 13%,其中大部分需求是由人工智慧(AI)產業推動的。

「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建設可再生能源、液化天然氣產能來為台灣供電,因此,我們短期內需要核電。」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教授李敏表示。

擁核 v.s. 反核辯論

卓榮泰告訴《彭博社》說:「只要台灣內部就核安全及核廢料處理上,有個良好的方向和保證,在這種強烈的共識下,我們就可進行公開討論。」

但如果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大幅升級,台灣政府也會面臨種種內部的壓力。

能源短缺的可能性,已促使國民黨等反對黨主張延長核電廠的壽命;七月,議員們花了幾個小時討論是否要改變島上逐步淘汰原子能的計劃,但沒有得出任何結論。而這場辯論可能象徵,官方對反核的立場,將開始更廣泛地軟化。

八月,賴清德表示,他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的能源,包括新的和先進核能技術。諾貝爾獎得主、氣候變遷委員會成員李遠哲表示,雖然與前任相比,總統似乎對核電更加開放,但他可能會面臨黨內的強烈反對。

儘管如此,出於安全和工業目的,台灣找尋可靠、安全電力的時間有限。

「這些核電廠就像保護台灣的聖山,如同半導體業本身」王伯輝將核電與台灣的晶片產業做連結,但以目前來說,島上最後一座反應爐預計將在明年關閉,這讓該行業的支持者感到擔憂。

李敏認為,台灣人還沒準備好迎接後核時代的台灣;「如果沒有核電,我們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就面臨電力短缺。我們無法生存,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