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熱愛文學與台灣這片土地的詩人曾貴海,於今(6)日凌晨2點安祥逝世,享壽78歲。消息一出,高雄市文化界同感哀痛。回首曾貴海醫師行醫50餘年,從醫之際更毅然站在社會運動第一線,催生如「衛武營都會公園」、「搶救高屏溪」等行動。被譽為「南台灣綠色教父」的他,集詩人、醫師、環保、社運、人權及教改身分於一身,畢生致力於推動台灣文學、生態環保、文化和民主運動。
同為醫師的高雄市長陳其邁,與曾貴海關係亦師亦友。陳其邁回憶起,過去曾與曾貴海共同朗誦其詩作〈明日新城〉,詩中充滿了對於高雄這座城市的期盼與疼惜。在高雄蛻變轉型的過程中,也處處可見曾醫師的身影。陳其邁也引〈黃昏自畫像〉一詩,形容曾貴海對於民主與城市治理的遠見與貢獻,猶如指引方向的星光。曾醫師的去世,是台灣社會的一大損失。
民國35年生於屏東佳冬、定居高雄的曾貴海,自高中開始創作新詩,就讀高雄醫學院時,與蔡豐吉、王永哲、凃秀田等人創立「阿米巴詩社」,培育出許多具人文關懷的醫者。二十歲時以筆名林閃投稿〈詩的纖維〉一作於「笠」詩刊,並接續出版《鯨魚的祭典》、《高雄詩抄》、《台灣男人的心事》、《原鄉‧夜合》、《南方山水的頌歌》、《孤鳥的旅程》等22本詩集,被外譯為多國語言。而曾貴海的創作題材橫跨客語、台語、原住民題材等多元面向,作品具有極大的藝術延展性,陸續被改編為文學音樂劇場
專輯。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曾貴海50多年來筆耕不斷,持續書寫台灣人民的生存處境,作品能跨越語言隔閡、感動不同國家的人,也因此榮獲2022年「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Ileana Espinel Cedeño)第15屆國際詩人獎肯定,成為首位獲頒該獎的亞洲詩人。曾貴海除了藉由詩文讓台灣文學與世界相遇、看見台灣土地的故事,也促成高雄市文化局盛大舉辦「2023高雄世界詩歌節」,提供不同世代的台灣詩人與國際詩人交流的平台。
曾貴海念高雄中學時,就開始寫詩,也開始與高雄這座城市結緣。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加入《笠》詩社。民國71年與葉石濤、鄭烱明、陳坤崙、彭瑞金等創刊《文學界》,民國80年再創辦《文學台灣》。曾貴海先後擔任《笠》詩及《文學台灣》雜誌社的社長,他常說:「真正文學的聲音,應表達這片土地的苦難、悲憫、命運和人民的情感與希望。」
曾貴海曾表示,在「醫生、社會運動者、詩人三種身分當中,他會以詩人身分為第一優先。他化思想為文字,並以具體行動號召、凝聚在地能量。雖然哲人已遠,但是他的精神將成為種子,等待再次發芽茁壯的時刻。
陳其邁(左)曾與曾貴海(右)共同朗誦其詩作〈明日新城〉。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