鮪魚含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及低脂肪,不過,消基會表示,由於鮪魚屬在海洋食物鏈的上層,相對地其體內累積的污染可能性就會高於其他魚種,特別是重金屬。因此,消基會今年2月中至3月初,針對10件生鮮魚肉,20件魚罐頭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在揮發性鹽基態氮測試中,10件生鮮魚肉中,有2件不適合作為生魚片。

鮪魚,又稱金槍魚,是重要的經濟食用魚種,因市場需求量高,加上過度捕撈,已對其族群造成生態威脅,以及部分業者會以其他同屬的魚種,如正鰹來加工成「鮪魚」罐頭,因此消基會今年2月中至3月初在台北市及新北市共購得30件樣品,其中10件為生鮮魚肉,20件為魚罐頭,樣品產地包括台灣、泰國、西班牙、日本、菲律賓等地。針對這些樣品,進行了「標示調查」、「鮪屬魚種鑑別」、「重金屬測試」、「揮發性鹽基態氮測試」,之中有兩件商品不符合生魚片食用標準。

消基會表示,所有樣品在標示調查中均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規定,標示內容與包裝上的魚種一致。然而,針對重金屬測試,儘管所有樣品的汞、鉛、鎘含量均低於法規限量,但仍需持續監控,確保未來食品安全。

針對兩件檢測不合格的生鮮魚肉樣品,檢出揮發性鹽基態氮含量高於即食水產品標準,建議這些商品應煮熟後再食用,以避免食用生魚片時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消基會呼籲消費者在購買生鮮魚肉和魚罐頭時,應注意檢查標示,並選擇可信賴的品牌,以確保食品安全。

消基會今年2月中至3月初,共購得30件樣品,針對這些樣品進行檢驗。   圖:消基會/提供

消基會今年2月中至3月初,共購得30件樣品,針對這些樣品進行檢驗。   圖:消基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