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從 2022 年 2 月底宣布開始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至今已經超過 2 年又 4 個月。其中,大多數的歐洲國家都擔心俄羅斯在併吞烏克蘭後,未來可能對歐洲其他地區發起攻擊,紛紛展現對烏克蘭的支持。但仍有部分歐洲國家立場較為親俄,選擇不在公開場合表態立場。但近期有外媒報導稱,「親俄國家」塞爾維亞將製造的軍武「間接」出口至烏克蘭,讓中國的軍事專家大喊「不妙」。
中媒《騰訊網》軍事領域作者「航空視界」引用外國媒體的爆料指出,塞爾維亞在過去的 2 年內,將價值約 8.5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276.78 億元 ) 的軍武,經過第三國轉售至烏克蘭,間接地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該報導稱,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 ( Aleksandar Vučić ) 對此事「知情」,但卻「視而不見」。
在報導公開後,武契奇表示,塞爾維亞製造的軍火確實已經流向烏克蘭,但不代表塞爾維亞向烏克蘭進行援助。武契奇強調,流向烏克蘭的軍火是塞爾回亞正常軍火貿易的一部分,軍火貿易也有助於塞爾維亞經濟的復甦。但這些被賣到國外的軍火最終流向何處,塞爾維亞沒有辦法進行直接的管理。
同時,武契奇也表示,塞爾維亞會維持原先的立場,不會在俄烏戰爭中公開表態對任何一方的支持,也不會直接為任何一方提供軍事援助。
「航空視界」指出,武契奇口中的不直接提供軍援,也代表著可以提供「間接的軍援」。「航空視界」認為,塞爾維亞製造的軍事武器通過第三方,最終被賣至烏克蘭,完全可以被理解為「間接援助烏克蘭」的舉動。
「航空視界」強調,如果塞爾維亞不想讓自家製的軍火流向烏克蘭,完全可以採取嚴格的管制手段,甚至禁止軍火出口,但目前塞爾維亞為了自身的利益,選擇不對此事進行管理。
「航空視界」表示,目前塞爾維亞正在尋求加入歐盟的管道,如果不能「滿足西方國家的願望」,那麼加入歐盟一事幾乎不可能實現。因此,塞爾維亞通過第三方國家,以間接的形式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就能在表面上不支持任何一方,實際上滿足西方國家的願望。
「航空視界」認為,這些流向烏克蘭的軍火,能夠稍微緩解烏克蘭軍火不足的問題。但烏克蘭加強火力的同時,俄軍的士兵就會越來越難受。「航空視界」最後做出結論稱,如果連塞爾維亞這種「親俄」的國家都在援助烏克蘭,那俄羅斯想打贏這場侵略戰爭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小而已。
塞爾維亞生產的多發火箭系統「 Tamnava 」。 圖:翻攝自 航空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