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部智庫「防衛研究院」今(20)日發布《2026年中國安全報告》,分析了中國安全政策的發展趨勢。報告指出,中國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了一定距離,而俄羅斯和朝鮮則在軍事上日益密切,三方關係中存在戰略上的不一致。報告也指出,俄羅斯可能在台灣問題上與美國進行有限的軍事合作,以對抗中國旨在統一台灣的立場。

《產經新聞》報導,該智庫以〈不平衡的夥伴關係:中俄朝〉為題的報告分析了近年來中俄朝三國合作關係不斷深化的戰略意圖,例如今年九月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同出席在北京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 80 週年紀念活動。

當前熱搜:「晶片產業被拿走我不怪台灣」川普:美國需要外籍人員助設廠運作

中國透過聯合演習,加強了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而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加強了與北韓的關係。報告警告說,鑑於與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平衡,「東北亞地區可能會出現『日美韓對抗中俄朝』的陣營式衝突結構」。

然而,這份報告也指出,中俄三國在核武發展等議題上存在不同的外交和軍事立場,「三國關係是在雙邊關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非三邊關係」。

中國正在深化與中東和非洲等「全球南方」(新興和發展中國家,主要位於南半球)的聯繫,以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中國對與俄羅斯的關係持謹慎態度,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破壞了國際秩序。報告指出,雖然中國重視與台灣和南海等鄰國的軍事合作,但「它正試圖與歐洲方面的直接合作以及與俄羅斯和朝鮮的和解保持距離」。

全站首選:20歲郭怡萱人小志氣高 WB盃年終總決賽闖金牌戰

報告指出,儘管朝鮮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依然不變,但它正透過推動核能發展,來增強其外交自主性。因此,「中國的角色現在受到限制。如果朝鮮作為一個核武大國與美國對抗,可能會損害中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