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籍阮姓男子6月9日駕著快艇穿越260公里海域,直衝淡水渡船頭,並撞及一艘交通船後,隨即被海巡人員逮捕與扣留船隻,法院依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裁定收押禁見。據報載,駕駛快艇從福建漁港偷渡到台灣淡水河的阮姓男子,係福建寧德市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惟因公司倒閉,他賴帳而被限制出境;或有報載,阮姓男子因在中國發表不利國家的言論,遭限制出境,才鋌而走險偷渡來台「投奔自由」等版本。其實就海委會管碧玲主委6月11日表示,過去1年多有18起類似案件,一半以上有抓到,但也有一半案例,要透過人民報案才能破案,該案是屬於失守案例,由於這些人說詞均一致,「都說要來投奔自由,他們嚮往台灣自由的生活」,不排除是一種測試;然在檢調完成調查公布結果前,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姑且不論該案是否為台灣海防疏失,純就其類案「都說要來投奔自由,嚮往台灣自由的生活」云云, 設若為真,本文從當前中國內部經濟情勢不佳和社會壓力劇增的角度為之探討,為何彼等甘願冒著橫渡海峽黑水溝之危險,拼命也要來台的原因與動機:
一是經濟增長放緩,中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尤其在疫情後,經濟恢復的步伐相對緩慢,許多行業受到重創,而中小企業倒閉和失業率上升,特別是在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中,導致大量勞動人口陷入經濟困境;二是社會不平等加劇,經濟放緩和政策變動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城市和鄉村之間、東部和西部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社會保障體系的不足使得低收入群體面臨更大壓力。三是生活成本上升,隨著房價、教育費用和醫療費用的持續上升,家庭負擔加重。即使是中等收入家庭,也面臨著沉重的經濟壓力,生活質量下降;四是政策高壓,中國政府實施的嚴格監控和高壓政策,以及內鬥激烈,年來兩位國防與外交部長被鬥下台,至今仍不知身處何方,使得社會環境更加壓抑與不安,個人自由空間受到限制,而對許多人來說,這種高壓環境導致了心理壓力的增加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因此,在上揭的經濟和社會背景下,部分人當然會選擇冒險逃離,用腳投票,尋求更好的生活,而阮姓男子駕駛快艇偷渡至台灣,也就有是在中國無法看到未來的希望,對生活絕望所致;換言之,台灣與中國的本質是制度之爭,自由民主與專制獨裁之選,當然有可能嚮往台灣自由的生活,冒險駕舟來台投奔自由;更不用說,那些成千上萬透過美墨邊界等地下管道Run至美國的血淚故事。
此外,阮姓男子能夠突破中國的海防,顯示出中國在邊境管控和海上防禦方面的不足,這反映了中國內部在資源分配和管理效率上的問題,也突顯了制度性挑戰。當然這類事件對中國的國際形象也產生負面影響,也引發外界對中國內部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產生更多關注,並對中國的政策進行反思,這將促使其他國家對中國的國防和安全體系進行重新評估。
所以,類此事件不僅揭示了台灣海防或有漏洞,相關單位必須力求檢討改進;但透由事件也反映出中國內部經濟和社會的壓力和挑戰,而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阮姓男子等人的極端行為,暴露出中國更廣泛的結構性問題,進而影響到兩岸關係的互動互信,殊值台灣當局「超前部署與審慎因應」為之。
(作者為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