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與中國展開貿易戰後,對中國的先進晶片製程所需的設備祭出限制,使中國無法自行造出國際領先的晶片。然而近期有美國智庫指出,雖然中國無法造出先進晶片,但中國的傳統晶片產能已占全球的 30% ,且比率仍在持續上升中。在中國併吞台灣後,更可能將傳統晶片的產能占比上升至 75% ,全球範圍內 45 奈米級別以下的晶片製程將全被中國掌控。

根據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簡稱 CNAS )的兼職高級研究員大衛.費斯( David Feith )與范登堡聯盟國家安全協會的亞洲理事會成員班.努恩( Ben Noon )聯合在《日本經濟新聞》上刊載文章稱,目前美國的拜登政府已經接近中國科技政策的重要轉折點,雖然美國對中國的先進半導體製程設下嚴厲的管制,但傳統半導體的貿易並未受到限制,而美國很可能因傳統半導體的需求,被中國握住把柄。

該文章稱,傳統半導體在全球半導體貿易中有著更大的占比,大多數的電子產品、汽車、飛機、工廠、醫療器材以及軍事系統都對傳統半導體存在需求。文章認為,美國曾宣稱要強化本國供應鏈的韌性以及「去風險化」,但如果沒有管制傳統晶片的貿易,將無法確實達成這個目標。文章指出,美國商務部近期針對美國產業鏈中對中國製造的傳統晶片依賴程度展開調查,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對中國傳統晶片的依賴度正在逐漸上升。而如此的高依賴程度將會使中國政府擁有巨大的戰略影響力,可能會導致美國將來無法採取比當前更大的干預政策或制裁,關稅與進口禁令等管制也會難以實施。

該文章強調,如果中國成功將台灣併吞後,中國的傳統晶片影響力將會增大,會使中國擁有更大的商業以及戰略槓桿。在美國依賴中國傳統晶片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可能會以斷供作為威脅,或是透過出口的晶片進行間諜、破壞活動等,對包含美國在內的全球各國造成威脅。文章稱,目前拜登政府正考慮針對中國進口的晶片實施新的關稅制度,預計會減少 72% 的中國晶片進口量。

該文章表示,美國目前針對此事最好的反制手段是使用 1974 年的 301 條款,針對中國對晶片產業的補貼、貿易竊取或是其他的行為展開調查,接著以課徵關稅或直接進口等手段禁止傳統晶片輸入美國。雖然使用上述手段會使美國的消費者與企業負擔在短期內負擔較高的成本,但如果沒有相關的防禦手段,相會使北京政府具有足以霸凌美國的經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