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4)天晚上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50場活動(「公正轉型」系列第2場),主題是:「綠能,你也能!能源轉型路上的青年機會與挑戰」。
主持人台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於開場時首先提到,上次週三青年日的公正轉型活動結束後,迴響非常熱烈,因此這次將延續過去的熱情,和青年一起討論公正轉型的的好策略,從技術、產業、以及倡議全方面著手,了解這個新世代、新轉型的新機會。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說,配合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所主張的「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目標」及「淨零轉型」等改革精神,週三青年日的「公正轉型」系列活動將聚焦數位轉型與能源轉型的雙轉型課題,今天先聚焦在能源轉型的議題。
董思齊說,能源轉型不僅是當前全球的重要議題,更是關係到下一代青年的永續發展。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重,傳統的能源模式需要有所改變,實現淨零排放業已成為全球各國的共同目標,而我國政府也在政策面及法制面做足準備。其中,根據國發會規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將具有熱值的廢棄物或生物質轉製成燃料的「轉廢為能」為能源關鍵戰略之一。然而,在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面對各種利益衝突、制度設計以及技術層面的挑戰。例如,桃園市政府宣布,廢止3家SRF廠專案入園的同意,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董思齊說,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青年們有責任深入了解能源轉型的重要性,並積極參與相關的討論及行動,而這必須要從青年的教育及培訓開始做起,台灣應當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鼓勵及支持青年們參與到能源轉型的倡議或是企業實踐中。對於可能在轉型過程中受到不利益的個人或團體,也應做好社會溝通,讓全體國民都能夠參與並支撐起公正轉型的進程,在環境層面守護我們共同打造的台灣政治共同體。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分析,過去經濟和環保似乎總在光譜的兩端,但現在因為能源轉型而大量崛起的「綠領」工作,拉近了現實和理想的距離。高茹萍以離岸風電為例,開發階段以政治溝通為主,除了政治,亦需要大量的法律、社會學、語言、傳播、以至於商業融資專業的人才;到了運營階段則需要電機工程方面的人才,直到除役,產業時間跨度長達20到30年,將提供各領域青年無數工作機會。
台灣氫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暨晉陞太空董事長陳彥升表示,綠能和2050年的淨零目標已是世界共識,但如何達成目標,則仍在各自努力。陳彥升強調,綠能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技術,現在發電主力的太陽能和風能是間歇性的,因此需要地熱和生質能等其他綠能來配合,搭配電池以及電解氫能技術來儲存能量,並妥善管理能源,才能達成淨零目標,而這些多元的技術發展,除了帶來就業機會,也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商業投資並激發尖端科學研究。
台北科技大學環工系副教授江謝令涵建議青年,跟著「價值」而非「議題」走,因為議題會更迭,但價值會存在。例如固體再生燃料、碳中和、淨零排放等議題起起伏伏,但永續減碳的核心價值永存。其次,青年不用太拘泥主修學位,關鍵是持續學習,保持熱情,對各種可能性保持開放的態度,更能抓住能源轉型時代的無數機會。
對於再生能源與SRF(固體再生燃料) ,江謝令涵認為,以碳循環角度,若有落實循環經濟步驟,SRF確實就是綠能;國外針對SRF有一套很嚴格的品質規範,不是所有垃圾都混在一起燒,而是要通過嚴格的篩選,從垃圾中挑出非有害且具適燃性物質,回收轉製成SRF,再混入既有水泥窯或發電廠發電。江謝令涵也指出,SRF概念是取代部分石化燃料,在歐洲行之有年,但來到台灣目前推動狀況卻有很多討論,以SRF進駐桃園受阻為例,他認為「溝通」非常重要,因為,當民眾以為燒SRF就跟焚化爐燒垃圾一樣、一次要蓋三個場,專家要去說明解釋相對地也會變得困難。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木興分享,青年參與能源轉型的機會相當多樣化,包括參與科技研發與評估、建構氣候法制、能源社會調查和政策研發、公共關係營造等。然而,關於綠能的流言滿天飛,一不小心就可能受錯假訊息誤導,因此大家應該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建構跨學科的整合能力,親身嘗試綠能轉型的實務工作,才能有效參與並推動能源轉型。
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陳俐甫表示,SDGs已經是世界趨勢,循環經濟是節約能源以外另一種做法,除了物質本身回收再利用外,還包括回收的垃圾經過化學或物理轉化成為其他能源或原料,政府推動如SRF的循環經濟政策,可以把有效利用垃圾節能減碳,並改變民眾傳統對垃圾的觀念。
陳俐甫說,雖然不一定每位公民都是綠能專業工程師,但每位公民都要擁有相關素養,才能一起面對未來的挑戰。現代社會的專業分工精細化,很容易陷入學科本位主義,但自由民主國家更強調共同決定,青年如果有「對的技術、好的態度」,加上團隊合作,將更有機會創造全人類的美好未來。
談到能源政策與國際上的他山之石,陳俐甫也指出,日本東京奧運使用廢棄電路板煉金為金牌、提煉舊馬達的稀土元素再利用。他認為,近年來台灣也有用豬糞尿做為沼氣發電及氫能來源,在新興的綠能產業發展與減少廢棄物產生上,政府推動如SRF的循環經濟政策,可以把有效利用垃圾節能減碳,並改變民眾傳統對垃圾的觀念。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提出「如何增加綠能產業吸引力」、「政府規範與自發遵循」、「合理電價」等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4月29日Y’s Day週三青年日主題是「數位轉型下的工作機會-青年如何獲得不被AI取代的關鍵能力」,邀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譚偉恩、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台灣AI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1111人力銀行高階獵才中心總經理林奇葳、台灣區塊鏈大聯盟召集人楊方儒、以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一同參與。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