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去(111)年2月5日中國運12機民航機飛越外島東引防區,賴鼎銘等4位監委調查發現,該飛機自中國長樂機場起飛後,空軍雷達雖曾掌握目標航跡,然而該機後續因關閉電碼、低空慢飛及受雜波影響,指管單位未能啟動後續目標建立或辨識程序,導致該機飛抵東引某營區上空始為衛哨目視才回報。此案凸顯國軍聯合情監偵能力確有疏漏,監委因而提出糾正。
監委賴鼎銘、蕭自佑、葉宜津及林郁容4人今(22)日就去年中國運12機飛抵東引防區調查一案發出新聞稿表示,經調查,111年2月5日疑似中共運12型機自中國長樂機場起飛後,空軍所屬雷達雖曾掌握目標航跡,但該機後續因關閉電碼、低空慢飛及受雜波影響,指管單位未能啟動後續目標建立或辨識程序,導致該機飛抵東引某營區上空才為衛哨目視而循戰情回報;調查監委表示,該案凸顯國軍聯合情監偵能力在外離島及中國沿岸之威脅感知方面確有疏漏,因而提出糾正,盼國防部予以正視。
現正最夯:柯克命案意外曝光簡中外宣圈? 美言論審查潮 中在美「異議人士」恐遣返
此外,監委指出,有關112年7月傳出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因包商疏失導致部分電路中斷、喪失部分指管功能一事,經查確係包商不慎啟動預先加載之軟體而造成部分線路故障,雖然影響範圍未如外傳嚴重,然而,該案仍凸顯指管中心內控問題,因此也提出糾正。
調查監委強調,中共藉各種手段積極測試國軍聯合情監偵及應處能力,該案運12型機刻意關閉電碼,即為典型案例;而我國防空識別區廣達15萬平方海里左右,加以海峽及中國沿岸交通繁忙,想要完全掌握各式威脅,確為國軍C4ISR體系的一大挑戰,而C4ISR系統雖不如新式戰具或裝備容易為人矚目,然而防衛作戰之成敗實繫於此,國防部應該在雷達、跳展頻通信、戰術資料鏈及電戰等領域加速籌獲先進裝備,建構堅實韌性之防衛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