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之近代政府史:

清教徒革命

比起法國大革命那種腥風血雨的大變動,英國的政府改革,除了第一次震憾歐陸外,之後就顯得和風細雨了。在中世紀的歐洲,因羅馬帝國已因蠻族入侵而消滅,但羅馬教會卻仍健在,且成為歐洲社會文化與信仰的來源。對每一封建國家而言,由羅馬教庭所封賜的宗教認可,是其政權正當性的基礎。而其和屬下貴族所簽署的契約,則是其統治合法性的來源。因為羅馬教庭所採用的聖經文本,是以拉丁文為主,所以各國傳教士均以拉丁文為官方語言,其再以地方語言解釋聖經的內容,來教化信徒。1450 年左右歐洲古騰堡活版印刷術發明後,各地出版商就急著將自己當地語言發音(用拉丁字母拼寫)大量印制聖經,促使各地信徒有機會用自己的母語直接和上帝溝通。由此各語音相近的族群就以本地聖經,做為認同的起始點。1450年,在中國是明朝大臣于謙在北京城外,打敗瓦刺大軍的年代。在歐亞大陸中心,14 5 3年是粵圖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的時期。此時歐洲西邊各蠻族封建王國,正迎來自己族群拚音文字的年代。

西元 1517 年,馬丁路德在北日爾曼地區以德國方言發表「95條論綱」批判天主教教庭的腐化,開啟宗教改革的正式序典。1541年,喀爾文帶著法文版著作「基督教的要義」(1936年出版拉丁文版),進入瑞士日內瓦掌管新教教會體系。所有歐洲的宗教改革者,由各地群集於日內瓦接受新教的教誨。爾後這些新教徒就回到荷蘭、英格蘭、蘇格蘭等地傳教。

1534 年,英格蘭的國王亨利八世,為和皇后凱薩林脫離婚姻關係,當時教皇因不批准其婚姻無效之請求,促其憤而脫離羅馬教會,自建英國國教(聖公會),作為對抗天主教的勢力,其亦允許清教徒(回英格蘭的喀爾文教徒)在民間傳教。由此在歐洲就逐漸分離出新教區和羅馬天主教區之不同的國度。清教徒一直認為英國聖公會之宗教儀式和天主教差不多,他們希望進一步將教會內望彌撒儀式清除乾淨,所以在英國國內就形成政府採行聖公會,而民間信仰新教教會的競合關係。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想要恢復天主教地位,引來議會反彈而爆發「清教徒革命」,議會首領克倫威爾聯合蘇格蘭新教徒(長老會),打敗國王軍隊,並砍下查理一世的人頭。這是以宗教改革為名,彰顯議會權威的最激進行為。所以宗教改革,開啟西方的民主制度,不論在信仰正當性或政治體制合法性,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馬克斯.韋伯更把西方新教徒的信仰,當成是西方資本主義形成的精神核心,自有其獨到的見解。

光榮革命君主立憲制

早在伊利沙白一世女皇時期(1533年~1603年),英國和西班牙正為爭奪海上霸權而對戰中,那時羅馬天主教會,正掌握在西班牙王室手中,故女皇不斷以新教教義反抗西班牙的統戰。這種國族認同,才會在查理一世想要恢復天主教正統時,遭到聖公會、清教徒及長老會的反抗。伊利沙白一世統治時,早已深知非不得已不想招開議會,以免君權無端受到議會牽制。

清教徒革命後,激起歐陸君主制國家憤怒,然隔著「英倫海峽」歐陸各大國也莫可耐何,英國早已成海上霸主,沒有那一國家有能耐渡海入侵英國。1660年克倫威爾過逝後,議會為防止戰爭,輝格黨與托利黨人審時度勢決定和流亡在法國的查理二世簽約,迎回國王上任。在此「復辟時期」,議會管控稅收並監督政府開支,大大削減國王的權力。1685年查理二世過逝,續任的詹姆斯二世想要恢復天主教勢力,在教會、政府、及大學中,安插大量天主教人士出任重要職位。並和法國交好,因而得罪英國商業集團的利益。1688年,議會驅逐詹姆斯二世,迎回詹姆斯二世的女兒及女婿威廉三世就任王位。1688 年11月,威廉率領 53 艘軍艦、400 艘運輸船、及 2 萬軍人登陸英國,詹姆斯二世感到恐荒而逃到歐陸流亡。1689年英國議會主導和國王簽署「權利法案」,此法案規定非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停止執行現行法今及不能徵收賦稅,並規定國王不能為天主教徒且不可和天主教徒結婚。從這場不流血的「光榮革命」開始,大英帝國已實質地進入「君主立憲」國家。此體制足足領先全球一百多年,到十九世紀的德國、及日本才逐漸趕上此政府體制之建構。大清帝國到 187 0 年左右,仍處在同治中興時期的絕對君權制。而在更早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中(1851年~1864年),其更倒退到神權政府的統治模式。人類的政治社會由「君權神授」到「天賦人權」之轉變,自二河流域的古帝國算起,足足走了一萬年左右的歷史,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實很難提出有效的解釋模型。從美國獨立戰爭及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民主政府體制,都是跌跌爬爬往前走,但英國卻走向一條相對平滑緩慢的成長歴程。

內閣制的初成

1702年左右威廉國王及瑪麗皇后先後去世,但他們並沒有生下任何子女。依王室血脤排序候選人大多是天主教徒,英國議會一一過瀘掉 5 6 人,最終選出出身日耳曼貴族喬治一世(1714年~1721年),來接掌王位。但新國王只會講德語而不會說英語,且不懂英國政治環境,尤其上議院貴族驕傲難以親近。所以喬治一世重用下議院權臣沃波爾來處理軍國大事。續任者喬治二世(1727年~1760年)不喜歡處理複雜的政務,樂得將政務交給沃波爾處理。沃波爾就以「首相」之名籌組「內閣」總管政務長達 42 年。1742年,沃波爾喪失對下議院的控制權,喬治二世即敦請掌握議會的卡特理特組閣。此時英、法及日耳曼等歐洲強權,爆發全球性殖民地爭奪戰,史稱「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結果英國獲得大勝利,在北美洲、加勒比海、及印度都掌控主導權。國王適時地委請戰爭政治領袖老皮特出任首相並封其為「掌璽大臣」。此時英國議會分成托利黨(保守黨前身)及輝格黨(自由黨前身),雙方成群結浱爭奪執政權,在議場內漫罵、打架、密室協商無奇不有。今日在台灣議場上的吵鬧把戲,在二百年前的英國議會早已是家常便飯。-位政治人物,不會演說煽動社會及群眾,就不可能選上議員、擠入內閣、甚至出任首相,而政黨輪替就成為責任政治的標準典範。

明太祖朱元璋廢掉宰相後,將其職責分為六部去執行政務。到明朝中後期,文淵閣的大學士成為皇帝的政治祕書羣,當中首輔的地位最高。但其只能負責擬議,政令仍須宦官用印後,才能交付六部去執行。在此號稱的「內閣」,不能直接指揮六部的政務,所以所翻譯所用的「內閣」和英國的制度是大大的不同。

單一國會內閣制的完備化

喬治三世接續喬治二世上任為英國國王(1760年~1820年),在其任內發生美國的獨立戰爭及法國大革命,那時候美國的平民,無不對喬治三世冷嘲熱哄。但他卻是喬治家族第一個說英語的國王,且其終身從末踏上過日耳曼領土。並在美國獨立後,很開明地接見第一任美國駐英國大使約翰.亞當斯的到任,並言其是最後一位同意英美分開的人,也是第一位迎接美國做為獨立國家帶來的友誼。喬治三世對宰相的選擇仍有主導權,即透過對上議院的攏絡及其在民間的聲望,大部分的宰相都是其囑意的人選才能上任。此時英國在海外及歐洲的影響力日增。到其兒子喬治四世及威廉四世接續上任,雖然前者喜歡奢侈的享受,且陫聞不斷,而後者平凡無奇。但英國的議會政治已很成熟,不受國王之憂劣所影響。1832年,英國通過選舉改革法案,讓城市的中階級及新興的城市擁有更多的議員席次,且擴大城市選民的範圍,使得工業革命成功後,新興的資產階級有機會進入政治體制中,以便爭取其自身之權益。

1837年威廉四世過逝,由18歲的維多利亞女王接任大位,其任期長達 6 4 年,一直做到1901年。女王一生見証了大英海上帝國最輝煌的歲月,英國統領的地區廣大到被稱為「日不落國」。而當時英國政府體制已漸漸越過「君主立憲」國家的範疇,女王的角色隨著歲月增長,銳變為國家的像徵,而非政府的決策者。只有在儀式有需要時,其才恰如其份地表演為國家領導人的角色。1867年,英國通過政治改革方案,允許工人有投票權,如此整體選民增加一倍以上,從此英國的工黨才有崛起參政的機會。1884年的改革法案,廢除複雜的舊選區,重劃單一選區讓全體選民選出議員為主軸。這單一選區制造就出兩黨競爭的格局,日後首相及內閣都以大選後,多數黨來重新籌組為慣例,而國王只是做形式上的任命而已。

到十九世紀晚期,英國的上議院仍由貴族菁英所掌控,上議院對下議院的提案具有最終否決的權力。兩院的競爭矛盾,在愛爾蘭自治獨立、天主教徒權益、勞工福利、婦女投票權等議題,吵的翻天覆地。因為泰晤士報(TIME)等媒體,大量報導國會的政治議題,其媒體渲染力已滲透到全社會各角落,貴族的保守及自私立場早為大眾所厭惡。

1911年在野的自由黨提出「國會法」,此改革法案規範上議院不能否決下議院的提案,兩院有爭議時,以下議院的決議為依歸。從此三權分立中的立法權與行政權,重歸於單一議會中之內閣,行政效率由此大大的提高。政府的施政由在野黨以及公眾媒體來監督。有人說英國的內閣,除了無法讓男人生小孩外什麼事都能做。對比於總統制國家,總統的行政團隊和國會的對抗,造成施政的推托拉徒及勞民傷財,大家已昭昭在目。而其他國家更都有兩院制議會,對於行政及立法之爭吵,只扮演添油加火角色而已。

1911年正是中國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大清王朝,孫文正由美國風麈樸樸地返回中國。當時不論是梁啟超的維新浱或國民黨的革命浱,大都以美國的總統制為想像的模範對象。到1949 年的共產革命解放全中國,這不足38年的民主共和實驗,全被清掃一空。只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於近三十年間,走向總統與國會共治的局面,當朝小野大時,政治紛爭就永無寜日,而英國的政治發展史,在此時刻就更值得大家深思品味。

作者:黃吉川(筆名江夏)成功大學講座教授

學歷:羅東成功國小、東光國中、宜蘭高中、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經歷:成功大學研發長及教務長

榮譽:國科會三次傑出獎、力學學會會士、孫方鐸力學獎章

專長:量子電腦、超級電腦(領先全球之核心技術)

著作:161篇國際期刊論文、「到執政之路」共同作者

詩集:二本新詩集「我們」、「啟程」 一本古體詩「試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