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5 月,網路上流傳一篇標題為「廣設光電板的災難」的文章,內容稱南部太陽能板會引發熱島效應,對周圍降雨不利,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諮詢相關學者,請學者指出文章中的錯誤觀念。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今(2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雖美國研究稱,太陽能版會引發熱島效應,但美國研究是針對該國沙漠地形的太陽能電廠研究,而台灣設置太陽能板的環境,與該篇研究觀測地點不同,無法直接類比。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關於設置太陽能板,會讓當地溫度上升這說法不完全正確,要視地表情況而定。學者分析,以台灣夏天來說,太陽板的表面溫度約介於 45 度至 65 度之間,溫度變化與發電效能有關。如果太陽能板設置在柏油路,假設其表面溫度為 45 度,但柏油路表面溫度高達約 55度,那麼太陽板區域反而比周遭柏油路溫度低。如果太陽能板設置在綠地,那麼太陽板的溫度就會比綠地高。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說,太陽能板設置地點溫度有上升或下降兩種可能性,並非如傳言所說,太陽能板區域只會溫度上升。
針對設置太陽能板會減少降雨的說法,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謝正義指出,台灣目前沒有太陽能板對當地氣候的觀察研究,但要影響到熱對流,需要比較大的設置規模。
謝正義說明,他的實驗室曾以電腦模擬台北市如果大量設置太陽光電,會帶來什麼氣候改變。模擬條件是把台北市「一半面積」都鋪設太陽能板,由於太陽能板溫度比原本市區的建築、柏油路溫度低,模擬結果是會讓城市降溫,午後對流穩定,反而減少午後雷陣雨。
謝正義強調,台灣各地地形不同,因此台北的模擬實驗結果無法類推。但不論在何地,太陽板規模都必須夠大,才能影響當地氣候,且對局部陣雨有增多或減少兩種可能,但這要實際研究才知道。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網路上流傳的文章,缺乏科學證據。 圖:翻攝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