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7 日,烏克蘭無人機部隊在頓涅茨克地區諾沃帕夫利夫卡附近,成功摧毀一套極為罕見的北韓產 M1991 型 240 毫米多管火箭砲系統。根據烏軍公布的畫面,這套火箭砲在剛從隱蔽位置駛出後,就被烏軍第 413 團「突襲」營發現並鎖定,一架 FPV 無人機從火箭砲後部鑽入後引爆其中一枚火箭彈,火箭彈瞬間從車頭駕駛室衝出,整輛火箭砲隨即發生劇烈爆炸,徹底報廢。
這已不是俄軍首次在戰場上損失這種北韓火箭砲。今年 5 月 17 日,烏克蘭也曾使用美制「海馬斯」火箭砲成功擊毀一輛同型火箭砲。烏克蘭情報稱,自 2024 年 11 月 29 日起,北韓已開始向俄羅斯提供包括 M1991 在內的大批重型武器,其中包括 M1989 「谷山」自影砲、 KN-23 彈道導彈,以及超過 500 萬發砲彈,意圖彌補俄軍在持續拉鋸的前線火力缺口。
精選報導:(影) 大地震預言成真? 葡、日接連出現罕見「海嘯雲」 網憂4天之後有大事......
M1991型火箭砲是北韓砲兵部隊的中堅裝備之一,屬公路機動發射系統,可在 45 秒內連續發射 22 枚 240 毫米無制導火箭彈,射程可達 40 至 60 公里。每枚火箭彈重量近 500 公斤,可搭載高爆、煙霧或燃燒彈頭。這套系統曾是北韓三八線附近火力對南韓的重要威懾,最多時部署規模達 200 套。

中國軍事自媒體《天眼看亞太》指出,然而在俄烏戰場,M1991 暴露出無制導火箭砲難以精準打擊、易被對手發現並反制的弱點。相比之下,烏克蘭從西方獲得的「海馬斯」系統能發射制導火箭彈,具備遠程精準打擊能力,讓俄軍同類火箭砲明顯處於劣勢。除北韓火箭砲外,俄軍仍廣泛使用 BM-21、BM-27 等蘇式無制導火箭砲,儘管數量龐大,但在面對烏軍高效砲兵偵察與無人機打擊時損失慘重。據烏方統計,戰爭爆發以來俄軍已損失約 200 輛各型火箭砲。
分析指出,隨著前線態勢陷入膠著,俄烏雙方對遠程火力的依賴日益加重,北韓提供的這批火箭砲短期內雖可填補俄軍火力空缺,但在現代高強度戰場條件下,若無法集中高效使用,打擊效果有限;一旦集中又易遭對手集中反制,陷入「打不了也守不住」的尷尬境地。

北韓 M1991 自行火箭砲。 圖:翻攝自 天眼看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