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 4 日首次使用美製愛國者 3 飛彈防禦系統攔截俄軍「匕首」高超音速(極音速)飛彈,引起各界關注。中國騰訊網「體壇新論點」14 日分析指出,飛彈攔截並非用「追」,而是採接近迎頭方式摧毀,且愛國者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已經採用了氮化鎵(GaN)元件,追蹤能力升級不少。

最大速度只有 5 馬赫的愛國者成功攔截,號稱最大速度 10 馬赫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被外界質疑根本追不上怎麼有辦法攔截。分析指出,因為攔截並非去追,而是採用接近迎頭的方式去攔截,計算好了交匯點,只要射來的導彈和攔截彈同時到達交匯點就可以。

但是超過 5 馬赫的高超音速的確比彈道導彈難攔截多了,因為彈道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彈道相對固定,在進入大氣層之後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各種數據結算,但高超音速導彈是在大氣層內飛行,提前預警性遠低於彈道導彈,因此計算視窗時間比較短,且更主要的是,以前使用的雷達對於距離比較近的超過 5 馬赫的目標是無法跟蹤的,會形成一串串的虛影,無法持續鎖定無法進行數據分析,因此才被稱之為不可以攔截的。

但是近些年雷達的技術發展快速,分析指出愛國者 3 導彈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已經採用了氮化鎵元件,跟蹤功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因此還是有可能對超過 5 馬赫的飛行目標進行勉強跟蹤的。否則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也不會聲稱自己的 RIM-7 海麻雀導彈能攔截高超音速導彈了。

俄羅斯「匕首」高超音速(極音速)飛彈據稱速度最快高達 10 馬赫,射程超過 2,000 公里,擁有不可攔截一說。   圖 : 翻攝自騰訊/迷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