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南省永勝縣的河腰村內,有超過 1 百位村民被迫集體更改為「」姓,因為原本的姓氏「Nia」( 四聲,該字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橫的「鳥」,下半部分是「甲」) 是過於罕見的生僻字,電腦內的《漢字編碼字元集》尚未收錄,村民們為了申辦身分證及銀行帳戶,只能改姓為「鴨」。

據中國《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今 ( 20 ) 日報導,「Nia 姓」是河腰村傈僳族村民的傳統姓氏,在傈僳族的語言裡,意思為「鳥兒」,流傳了超過 400 年歷史。但因為字元過於罕見,電腦系統的字元集《資訊技術資訊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第八輔助集》尚未收錄,因此資訊系統內無法輸入該字元。

這也讓原本為「Nia 姓」的一百多位村民被迫改姓,因「Nia」字元裡有「鳥」以及「甲」,就索性拆開來重新組成為「鴨」。方便村民辦理銀行帳戶,以及社群平台、信箱等帳號註冊。

生僻字來處各異,遍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個字元都代表了各自的涵義及歷史,中國生僻字研究員王謝楊多年來向漢字編碼字符集單位,提交了 500 多個尚未收錄系統的地名用字/生僻字,希望早日讓生僻字使用者的生活回歸正常,同時保護漢字文化。

「Nia 姓」是河腰村傈僳族村民的傳統姓氏,在傈僳族的語言裡,意思為「鳥兒」。   圖: 翻攝自中國《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Nia 姓」村民,舊的身份證上用手寫 nia 姓。   圖: 翻攝自中國《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