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簡稱CSIS)於美東時間9日公布最新台海兵棋推演結果,若台海戰爭在2026年爆發,解放軍將會失敗,但台美日也只是在損失慘重的狀況下獲得勝利。媒體以「慘勝」兩字形容,兵推數據顯示:解放軍無法成功侵占台灣,將損失138艘艦艇、155架軍機、戰死人數達1萬人,並有數萬人遭俘虜,中國海軍和兩棲部隊幾近全滅;美國至少有2艘航空母艦被擊沉,並損失10至20艘大型軍艦,約有3200名美軍將在開戰3週內陣亡;日本除了駐日美軍基地遭到攻擊外,自衛隊預估也將損失26艘軍艦和100架戰機;台灣4艘基隆級驅逐艦與22艘主力巡防艦將全數被擊沉,兵力損失預計將為3500人以上,全國電力和基礎建設將遭到嚴重破壞。

媒體所報導的兵推數據事實上令人有諸多質疑,比方「3200名美軍將在開戰3週內陣亡」與「台灣兵力損失預計將為3500人以上」,身為戰場砲火第一線,軍力減損狀況居然僅比美軍多300人?台灣26艘主力戰艦被擊沉,都是在港艦來不及出海?否則兵力損失怎會僅僅3500人?而兵推顯示必須滿足4要件,台美日才能獲勝:
1.美國第一時間必須介入;
2.美軍能使用所有駐日基地;
3.台灣軍隊有能力對解放軍進行源頭打擊;
4.美軍完成大量部署遠程反艦飛彈。

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台,雷根號(CVN-76)在台灣東部外海「護航」。 圖:擷取自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數字問題或許翻譯不夠精準,也就不去細究。但筆者更在意的是媒體揭露的4要件,除了第3項「台灣軍隊有能力對解放軍進行源頭打擊」外,另3項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選項,這是很嚴重的問題;而兵推最後出現台灣變成「焦土慘勝」,這種勝利是甜美還是苦澀?過去有關美國對中國作戰方面,過去兵推過18次,美方就輸了18次,包括前國防部副部長沃克(Robert Work)等的多份報告都稱,美方百分之百會輸;那為什麼這次CSIS兵推結果會變成「慘勝」?很多軍事專家提出過看法,筆者有些認同、有些存疑,不必在此贅述多說。

媒體報導,CSIS公布的24次兵棋推演有5大部分:「基礎模擬」(Base Scenario)、「悲觀模擬」(Pessimistic Scenarios)、「樂觀模擬」(Optimistic Scenarios)、「台灣孤立無援模擬」(Taiwan Stands Alone)與「末日模擬」(Ragnarok)。其中第4項是台灣與中國單挑的情況,美國或其他盟友都不會介入,解放軍兩棲部隊會在南部登陸,登陸對台作戰將長達70天,估計解放軍約230個營(16萬5000人)登陸,假設狀況是在國軍反艦飛彈未能全面摧毀解放軍兩棲艦艇,同時解放軍也要必須能夠及時修復港口設施。台灣在兵推中估計的損失,陸軍傷亡總數約8萬5000人,海、空兩軍幾乎全軍覆滅,陣亡者可能達2萬8000人;但顯示如果國軍願意戰鬥,將可為台灣爭取到尋求美國等國家奧援時間。

「漢光演習」為國軍年度最重要之戰備演訓,目的在落實「整體防衛構想」,具體提升三軍聯合戰力。(圖為漢光31號演習) 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同樣的,數字問題不予深究,但從文字中看不出來解放軍是否動用大規模導彈飽和攻擊,也似乎設限於傳統海上登陸,而忽略新式空、機降3D作戰。在純粹登陸戰思維的防衛固守情境下,筆者認為「70天」是合理正常的數字,不然台灣也無法在過去70多年,靠著一水之隔「偏安一隅」;只是這樣假設合不合理?如果是鼓舞士氣的文宣策略也就罷了,但要說解放軍不使用導彈,讓台灣有機會爭取到美國支援,這有沒有過於一廂情願?說解放軍只會從南部海岸登陸,橫切的溪流可以成為阻滯屏障,這又有沒有一點太小看解放軍的兵力結構和指揮調度?而且這裡等於埋了一個伏筆,就是美國援台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包括國會同意、兵力調動。

媒體報導,CSIS表示,不希望報告被解讀為在暗示一場台海之戰「極有可能甚至不可免」,指中國領導階層也可能不會武力犯台,而是採取的對台策略仍是外交孤立、施壓遊走灰色地帶、經濟脅迫。另外也指出,報告顯示台海戰爭絕無「烏克蘭模式」的空間,意即屆時美國與西方盟國無法複製俄國入侵後,仍能細水長流般援助烏克蘭的模式,也就是說台灣必須在「戰前」讓所有準備到位。CSIS也建議,台灣應該用簡單武器而非昂貴的大型機艦武裝自己,因為後者難於共軍第一擊下存活。這些也被部份人解讀為美軍「清庫存」,要台灣買下過期武器。

美國提供烏克蘭「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Patriot air defence system),軍方證實將有100名烏克蘭士兵赴美受訓。 圖:取自facebook.com/JaroNadPublic(資料照片)

寫到這裡,相信已經有人「看不下去」,要冠筆者一個「疑美論」的大帽子。筆者不打算多做辯解,只希望如果您還在看,您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您是美國大兵的父母親人或情人、另一半,您會讓這些軍人跑到西太平洋為一個小島作戰嗎?在自己美國智庫假設勝利的方程式中,都還要損失2艘航空母艦、10至20艘大型軍艦,在此戰之後,美國龍頭地位不保,民意會支持嗎?美國可能讓自己重新陷入1960年代介入越南戰事後的那種反戰情緒嗎?筆者認為CSIS這份兵推基本上就是讓美國最終選擇「不介入」的最好理由。

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9日刊出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軍事歷史學家布特(Max Boot)一篇題為「Taiwan isfinally beefing up its defenses. Will it be too little, too late?(台灣終於加強防禦。會不會太少,太晚了?)」的投書。內文指出,許多台灣人指望美國在戰爭爆發時可以派兵援助台灣,但華盛頓目前仍奉行「戰略模糊」政策,雖然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數度在口頭上承諾「美軍會為台灣而戰」,但他的幕僚團隊每次都會「收回他的發言」。布特建議台灣人做好戰爭的心理準備,指出2022年8月的民調,只有39%的台灣成年人認為「很可能」或「有可能」爆發戰爭,認為雖然有些台灣人意識到危機,正從沉睡中甦醒,但多數人「仍更願意按掉鬧鐘,再瞇個5分鐘」。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進行兩棲裝甲步兵戰車海上作戰訓練演習。 圖:翻攝中國國防部官網

筆者必須指出,懷不懷疑美國是不是會介入台海戰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台灣人必須認清楚,如果發生戰爭,不論勝敗,過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付出和成果都可能消失;所以「避戰」的想法與「嚇阻」的力量非常重要,沒有要政治人物放棄自我保衛意識「跪舔」,但政治人物也不必要如屁孩狂妄叫囂,應當在不觸及彼此紅線下,尋找安全的空間;當然這並不能保證中國不會武力犯台,比方南海主權爭議下,解放軍是可能佯攻台灣,分散美軍兵力,雖然不是主戰場,但如何建構有效嚇阻力量,讓中國不認為攻台是筆「划算的交易」就相當重要,該買的、該自力研發的,一樣都不能少。而寄望於政治話術或商業利益下的「友好」、「挺台」,僅是讓鴕烏把頭埋進的沙丘,不切實際。戰事會不會發生?誰也說不準,兵推說「慘勝」,各位,別只看到「勝」,忘了前面還一個「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