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美設廠放在國貿理論,甚至放在個人活動、現在世界狀況,乃是非常正常且應該進行的工作。
我們都會尋找相對高利潤的工作,公司會生產相對比較高單價、高利潤的產品,放棄低單價的產品,轉給其他公司。這種現象在廠商稱產品升級,在依國之內叫做產業升級。國際貿易則稱產品循環。
例如美國先發明、推廣電視,但當時的技術層次低,只能生產映像管、14吋以下的黑白電視。然後在不斷推廣後,技術也不斷成熟,而其他國家如英法日等,發現這是不錯的商品,也輸入電視。等到他們國內需求到某個階段。他們也自己想辦法生產,或自行開發技術,或者和美商合作,在該國生產。在隨著時間發展,臺灣、韓國也發現電視不錯,就有人輸入電視,甚至像大同公司,就和美國合作,在臺灣生產電視。這種隨著先進國家發展,逐漸將技術、產業推向其他相對落後國家,就是某一種產品在國際行銷、擴張的路徑。當然美國在發展完14吋黑白店事後,也不會在那邊停滯而不求技術進步。等到他們發展出做20吋、32吋電視時,他們的廠商也將生產線上的產品,由生產14吋電視改為20吋、32吋電視。至於國內依舊有人的財力僅能買得起14吋電視時,就改買從英法日或臺灣、韓國輸往美國的電視產品。如前所述,英法日等國廠商若發現20吋、32吋的電視很有市場,也會輸入或生產該類產品。然後就依序推展道臺灣、韓國,甚至更落後國家。這就是國際貿易的產品循環理論。
國際貿易或國際企業理論,僅是在前面論述中,加上先進國家的企業,不僅將商品輸往相對後進國家,甚至該廠商將資本與技術直接帶到相對後進國家去設廠生產,然後在該國生產,或者回銷到本國,或者銷往其他國家。
這種國際企業與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我們生活中都出現。麥當勞、7-11、LED、LCD、汽車、電腦等,都是。這樣的經濟活動難道叫去美化、去日化或去英化?從另一方面說,臺灣廠商也會把在台灣已經過時、生產成本過高的產品、產業,改到相對後進國家去生產。1990年迄今30幾年來的台商赴中生產,不就是這個過程嗎?
有沒有後進國家道先進國家去設廠、生產的故事?1970年代中後期,日本汽車廠到美國生產就是很有名的例子。實際上,更早期,美國廠商到歐洲去設廠、生產,也是很好的例子。最近韓國三星電子宣布在未來20年,將在美國投資2000億美金。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
因此,如果相台積電這種國際投資是正常的商業活動,將台積電的赴美投資生產,視為去台化就很荒謬了。
將上述分析加上政治考量,就更清楚了。生產晶片所需要的條件相當嚴苛,不是每一個國家以政治立說要生產就能生產。即令可以輕易拿到各項生產機器及供應鏈配合,有便宜的電力、乾淨的水和人更是關鍵。沒有那些條件,要發展非常不容易。美國現在需要台積電赴美生產,但為何不力邀其他臺灣半導體的廠商呢?因為美國在人力成本、水等客觀限制條件考量下的行為。更且引入台積電在於國防上需要,讓發生戰爭時,美國有足夠的能力生產供應他國防、美國廠商需要的晶片。至於相對低階的產品,就交由國際市場去決定買或賣。這種基於國防需要所培植的產業,一般不會計較商品價格,但要求生產的數量不會很多。
國人害怕台積電赴美生產,與其說經濟因素,不如說政治、國防因素。但這種想法不一定正確,更且只能說國人的想法錯了。在此之前十年,台積電並不如現在那麼重要,且為國際上所不斷稱述,那時候美國就不斷協防臺灣。即令在五六年前,中國已經武力不斷侵擾臺灣,美國當時協防的動作就沒有稍停,可見美國協防臺灣,台積電的重要性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已。更進一步說,約在馬英九當權時,美國學界就有人提出棄台論。但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這種聲音就消失了。原因就在於要美國協防臺灣的第一重要原因,不是台積電,而是臺灣人防衛臺灣、抵抗中國的決心。許多藍軍的朋友,請你們試著迴響以往他們長輩告訴你們逃難的故事。到底是中共武力強大道讓國民黨敗逃,還是國民黨怕戰、求和的心態,讓共產黨百萬雄兵渡江來?
我們與其擔心台積電赴美生產,不如增強台灣獨立的決心來的好。獨立的國際地位就是最好的國防。科威特能讓國際協助他們對抗伊拉克的入侵,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作者 : 林修正 /退休副教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台積電。 圖:翻攝台積電官網影片(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