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的台灣很熱鬧。除了九合一選戰在各地紛紛掛起戰旗之外,也有多個友好國家分別組成訪問團來到台灣參訪。
其中最具敏感度也最令人發噱的,當屬八字都沒一撇的訪台傳聞導致中共直跳腳的笑話。話說英媒「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突然引述多名知情人士報導說,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將於今年8月率團訪問台灣。該報導提到,裴洛西這次出訪亞太除了到訪台灣,也會前往日本、新加坡、印尼與馬來西亞,並在美軍印太司令部所在的夏威夷停留一段時間。
北京再一次演出「打風車」的唐吉訶德!
儘管裴洛西預定訪台的消息並未得到所有相關單位的證實,而且美國總統拜登也透過媒體甩鍋說:軍方目前認為「這不是個好主意」,但北京依然難扼其累積已久的「大國悲憤」,完全沉不住氣地開始張牙舞爪,情緒激昂地表達強烈反對意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9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時表示,中方已經多次就此表明嚴正立場,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美國國會是美國政府的組成部分,理應嚴格遵守美國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趙立堅還表示,若裴洛西眾議長訪台,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等等巴啦巴啦!
在網路上被戲稱為「叼盤俠」的前黨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更是氣急敗壞地在個人微博先後連發4則貼文表達立場。胡錫進說:「如果裴洛西真敢去台灣,將是重大事件。她將成為分裂中國的敵人。她將會經歷一次冒險之旅,她還要為可能引發台海軍事衝突承擔歷史責任。」
胡錫進的PO文還建議中共當局,裴洛西訪台時,應該派解放軍戰機在適當距離「伴飛」裴洛西專機,與其同步飛進台灣,掠過機場上空再返回中國大陸,因為他認為這時候台灣軍隊一定不敢對共機開火,一旦共機穿越台灣,將是比裴洛西訪台更具里程碑的先例,「我們大概反而要感謝裴洛西,是她創造了解放軍戰機飛越台灣島的契機,打開了解放軍戰機對台灣島行使主權的嶄新空間。」
中共如此語無倫次地憤怒跳腳,動員各大黨媒聲嘶力竭地反對裴洛西訪台,完全反映了他們有多麼在意裴洛西議長訪台所可能造成的殺傷力和屈辱性。
對於這項傳聞,裴洛西21日在其每週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此事時,維持一貫立場,不願證實或否認。她表示,基於安全考量,她從不談自己的出訪計畫。當媒體追問要如何嚇阻中國脅迫台灣時,裴洛西表示,「這是個非常大的議題」,若真要討論,展現對台灣的支持十分重要。但她也指出,沒有人提到台灣獨立,這要由台灣決定。
歐洲議會副議長: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台灣的未來
再看看另一組來自歐洲的訪問團,歐洲議會副議長妮古拉∙畢爾(Nicola Beer)星期三(7月20日)在台北的總統府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時,強調說北京正「朝着可能單方面改變其與台北關係現狀的方向發展」,她指出「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借口下,這種情況都不能發生」,她強調「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台灣的未來」。她還為我們打氣說「不要懷疑歐洲對你們為爭取民主和平與主權所作努力的支持」。蔡英文則回應,台灣位於民主防線最前緣,期待跟民主夥伴加強合作,共同打造具有韌性的民主陣線。
第三組訪台人馬則是由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率領的「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訪問團,其成員包括義大利前總統外交顧問史德方尼尼(Stefano Stefanini)、大西洋理事會資深副會長博貝利(Barry Pavel),已於18日抵達台灣,展開至7月21日,為期3天的訪問行程。這是自蔡英文總統就任以來,繼2016年、2017年、2018年後,「大西洋理事會」第4次組團訪台。
前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於19日出席在外交部舉行的記者會,當場他提出4點關於台灣國防的建議,包含國防預算應比照美國至少占3.2%GDP的規模、軍備戰略上應強調不對稱作戰(採購及研發生產,如刺針飛彈、海馬斯防空系統等等)、需要加強後備軍人動員能力。
艾斯培建議:台灣加強徵兵,男女服役至少1年
艾斯培在建議中特別提到,台灣應加強徵兵制度,延長義務役期,讓年輕台灣男性、女性在軍隊中服役至少1年,並進一步加強後備軍人的動員能力,才能讓台灣與美國等盟友的防衛同步化。
對於加強徵兵制度,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兵役制度的改革需要綜合考量,有關於國際學者專家對國防的關心跟支持,國防部都表達感謝,也會審慎周延的蒐整各界意見來做研究。
國防部對類似問題向來都採取四兩撥千金手法,先感謝關心,再接著回復「會審慎周延研究」,然後石沉大海,說了等於沒說。
因為涉及新世代的切身問題,有許多年輕朋友為此紛紛提出五花八門意見,基本上正反意見都是併呈的。惟其間最引我側目的是兩條留言:「先把黃埔式訓練法改掉再說」、「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重新訂定訓練課程,不要再浪費時間在刺槍和打雜割草扮油漆工」。
這就對應到先前的3月26日,張國城教授在「台灣制憲基金會」舉辦的一場講座上指出的,轉型正義要先做,因為這是形塑「敵我意識」的抵抗關鍵:「不然你槍口要朝哪邊?」張國城說,台灣國防問題不在武器或部署,而是「忠誠度」, 因此若不落實轉型正義釐清歷史,效忠的對象就會出現很多變化。張國城認為「最重要還是要先建立心防,不然談別的都沒用。」他說,建立心防就是要破除謬論,尤其那些總愛膨風黨國體制長年以來扮演重要推手的成串謬論,我們必須要時時反思、擴充知識努力打破這些無稽謬論。
7月17日報導指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說:「截至今日檢察官辦公室調查單位,和各法律機構員工,已經登記了651起叛國,以及勾結行為的犯罪案件。」澤倫斯基嚴肅地向全國人民報告,因為烏克蘭情報單位和法律部門員工,遭到俄羅斯滲透,他決定開除國家安全局局長、和檢察總長兩位高官。他補充說:「這讓人不禁質疑,這些機構的領導階層。」
張國城:敵我意識不明,到時你槍口要朝哪邊?
張國城意有所指的表示,在烏克蘭若有國會議員可以去聽普京演講後,還能在國會質詢國防議題?甚至還說要立碑紀念史達林?理由則是因為當年他曾帶領俄國人和烏克蘭人一起趕跑納粹,所以要保留史達林紀念堂?張國城搖頭自嘲:「那我看烏克蘭也不用打了!」
張國城使用如此含蓄的說法,不妨讓我來幫他換幾個關鍵字的演繹文字,就能更清楚看出他的真正意指:
台灣若有(成群退將)可以去聽習近平演講後,還能被推進立法院成為國會議員並質詢國防議題、若台灣還有聲音說還要紀念蔣介石,只因為當年他帶領中國人一起趕跑日本人,所以要保留蔣介石紀念堂:「那我看抗中保台的這場仗也不用打了!」
張國城的結論很直接,他說,中國會對台灣怎麼攻擊,台灣又要怎麼因應,美國都會予以協助,提供資訊、情報或訓練等等各方面的支援,這都是有答案的問題。重點是,美國支援歸支援,但武器使用者的意識更是關鍵的關鍵。
張國城教授畢竟是學者,全場演講一直很含蓄而都沒說破的最重要關鍵字即是兩個串連的名詞「黨旗飛舞」的「革命黃埔」。
台灣還在大唱:「黨旗飛舞」的「革命黃埔」!
如果現在讓我回到役齡期,按照我的人民意志,既然軍隊國家化了,不管政黨該怎麼輪替,我絕對要大聲質問政府:我為何要效忠繼續在唱「黨旗飛舞」的「革命黃埔」?
好吧,姑且擱下究竟該效忠誰的「忠誠度」這類大哉問,且談談上文所敘的網友提及之「黃埔式訓練法」其所意指的就是「刺槍、打雜、割草和扮油漆工」。傳聞現任國防部長邱國正有個渾號人稱「兩皮將軍」,意指他治軍最在意「頭皮」和「草皮」,後來又再加「一皮」的皮鞋,躍升為「三皮將軍」。
或許身任國防部長的邱國正先生早已經不再為「三皮」操心了,但當前軍中是否要盡速加大清理「黃埔」遺毒,則是應該值得大家檢視的。
7月20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先生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專訪,李喜明表示,面對中國日益好鬥更具攻擊性帶來的「存亡威脅」,台灣軍隊需要立即的全面性改革,需優先發展不對稱武器,以對抗中國解放軍遠遠更為強大的火力。
該專訪報導,李喜明認為,台灣應取代傳統武器如戰機、坦克車及戰艦,優先取得具有成本效應的較划算且中方更難摧毀的武器,並應仿效烏克蘭,設立常備全志願的民防部隊「台灣國土防衛軍」;台灣國土防衛軍不是游擊戰,是要告訴中華人民共和國:「即使你能打敗我們空軍和我們海軍,即使你能成功登陸台灣領土,你仍然無法佔領和控制台灣,因為人民準備好防衛。故不要想侵略(台灣)。」
政治意識形態和民族認同的混淆必然影響保衛的意願
李喜明帶點憂鬱的態度表示:「政治意識形態和民族認同的差異也會影響保衛的意願,」他說「國內的政治分歧正在削弱我們抵禦北京侵略的國家意志和能力。」
訪談中,當被問及如果台灣發生入侵美國是否會派兵到台灣時,李喜明拒絕推測,「我不是算命的,」他補充說,「如果符合其國家利益,華盛頓會出手相救。」所以「答案是台灣將其安全與美國利益結合起來——如何做到這一點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軍事問題——在自由、正義、人權等問題上,但台灣也需要表現出自衛的意願。」
李喜明對訪問者強調說:
台北和華盛頓需要一個軍事合作戰略;一個選擇是台灣專注於近距離防禦,美國專注於遠程戰鬥。
要討論台灣當前的戰略部署和國防建軍計畫,避不可免地要優先討論到陸權和海權兩類迥異的思維之本質差異衝突。
參考最新出版的《安倍晉三大戰略》一書所探討的,安倍戰略的海權思想,日本雖然仍將大陸國家(中國、俄羅斯)視為假想敵,但已捨棄過往的陸地競逐模式,反過來更著重在海洋防線的鞏固以及與國際盟邦的連結。因此,日本如何回應中國的挑戰,並重建與美國的盟友關係,便是安倍戰略在實踐中的最重要環節。是故,為了實現日本基於海權思維所擬定的海洋戰略目標,安倍才會馬不停蹄地奔走於各國推動各種外交行動,如第一次任期的「四方安全對話」及「自由與繁榮之弧」,第二次任期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積極尋求具有共同民主價值觀的重要國家之合作。
台灣亟應捨棄「陸權思維」,換裝全新「海權思維」
陸權信奉者通常都很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就像現在正在進行中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中那樣,雙方惟恐自己戰線被突破或被繞過被包圍,而觀戰者或戰事評論員也總愛以哪一方攻城掠地或死守陣地乃至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為觀察焦點。
相異其趣的,海權思維的核心關鍵,並非去爭奪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考慮如何「徹底殲滅敵軍有生力量」藉以維護商業航道的安全暢通為主要依歸,用最簡單的說法,我只要把你的後勤補給線和個戰場指揮系統整鍋端掉,敵方就會自陷癱瘓狀態。
所以,當中共仍然以老舊的陸權思維要橫行海上,不斷採用騷擾台灣或騷擾日本時,就已暴露其大陸軍的「寸土必爭」之戰略指導引子。
台灣如果能完全掙脫由國民黨軍隊自中國撤退過來的「大陸軍」思想,徹底洗心革面地換裝成「海權思維」,對於抗中的整體戰略圖像就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景觀。
我認為,這才會是討論「兵役該延長多久」還更嚴肅更急迫的軍改工程。
作者陳昭南:曾任第二屆、第四屆立委、現為網路媒體專欄作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
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Nicola Beer) 20日拜會總統蔡英文。 圖:總統府提供(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