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在現今的大環境下,需要兼顧工作、家庭、長輩的生活,確實在多方面來說,都不會是輕鬆、容易的事情!

在反覆停課的日子裡,筆者注意到除了親子(孩童與父母)在生活事務上受到許多影響之外,「親子(兒女與年長父母)」在日常相處與照顧陪伴上也遭遇許多動盪。

由筆者多年實務經驗發現,獨居或同住者照顧不便、教育程度、行動不便、身體疾病或退化、及/或認知能力退化等因素,均可能對長者的情緒產生不利影響,進而提升照顧子女的身心壓力負擔程度。董氏基金會(2016)也指出,台灣70~80歲老人中,有明顯憂鬱情緒且須尋求專業協助者的比例約12.4%;其中,人際接觸量越少者,憂鬱程度越高。

不難想像,「陪伴」是影響長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對於越來越多的雙薪家庭來說,尤其在現在減少外出、群聚、又要心繫孩子線上學習與家庭經濟的複雜情況下,「陪伴」卻越來越是個難題!

讓「陪伴」成為「疫情」與「親情」間的緩衝劑

在這裡,筆者提出兩個思維--陪伴、疫情與親情作為相互支援的整合力量,增進家人間的情感連結,強化彼此的支持和關照:

1.逐步擴充陪伴資源:從小地方著手,以長者目前的身心狀況為基礎,維持或逐步增進長者的人際互動與生活關懷。例如:日常的問候電話(或視訊)、備好防疫物資並不定期更換、提供長者關注(或需要)的資訊與協助(如疫苗選擇與預約)、視情況彈性安排外出活動等。

2.平時多提供情緒支持:長者常容易有「老了、不中用」或是「擔心疫情對健康的影響」,又或是「如果家人染疫怎麼辦?」等相關的感受,在聊天時,可以引導長者關注自己擁有的部分,例如:能自己完成的事物(包括自我照顧部分)、讓子女放心或感恩的地方、兒孫滿堂的幸福等,並鼓勵長者重視自己。

3.堅持保留屬於自己的時間:在設定對自己重要的事項時(如維持個人生活品質或提升專業發展),要能堅持有一定比例的時間需要保留給這些事項,不能輕易挪作其他用途。

作者:劉彥君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