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反省「大罷免行動」結果失敗的原因必須掌握重點,將改革的資源投入正碓的地方(對症下藥)。不應該量身訂做選民的問題,避免模糊焦點、推卸責任之口實。社會議題不應該成為「大罷免行動」失敗結果的檢討方向。
臺灣人民必須早日徹底切割和中華民國(中國)的關係,才不會再有藍白、親中、親華之亂! 依據民意調查圖表顯示,此次支持罷免團體中,主張「維持中華民國體制現狀」的比例依然最高,而真正「支持建國」的臺灣人民比例其實有限。這次罷免國民黨立委訴求主軸,以及長達半年之久的宣傳過程,可以說全部是針對「親中、親共、賣台」。然相信一般民眾應該分不清,中國國民黨的「親中」與維持現狀的「親華」(中華民國),其實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加上臺灣民眾不能理解,為何與中國交流就是賣臺,罷免為何可以對抗中國併吞臺灣? 因此無法積極反對親中派陣營可想而知。可見有必要向民眾清楚說明「現狀」的意義,正確的說明「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才能對抗親中派陣營,推動臺灣建國運動,如此必須及早檢討、反省真正的原因。
「維持現狀」確實是臺灣前途最大的障礙,是對中國本質的「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長久以來本土派政團和媒體的操作,訴求僅止於反對「支持統一」,完全無視中華民國體制的存在,才是堅持中國體制,無法邁向臺灣建國目標(改變臺灣法地位)的障礙。大多數支持「維持現狀」的臺灣人,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中國的非法政權。臺灣人民分不清親中、親華(中華民國)都是一個中國。既然中華民國台灣是國家,也分不清支持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為何是支持統一=投降。可見若不徹底讓更多臺灣民眾,認清中華民國不是國家的真面目,大多數臺灣人民就會繼續支持「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臺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如此一來只要國、民等親中派政黨總動員,對國際社會所顯現出來的「主流民意」就會是「放棄獨立建國」。
另外,長久以來親中派聯手本土媒體以「轉移臺灣人民焦點」手法,迷惑「維持現狀」的臺灣選民。長久以來藍白親中陣營利用假破局、續前緣等各式各樣政治手法,轉移、迷惑看不清臺灣「現狀」的本土派選民。例如以「明星政客轉換陣營跑道,同時轉移支持者焦點」之手法,配合媒體文宣報導政治操作效果,使一般民眾只是關注芝麻問題,結果是阻止「臺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這些看不清「現狀」下臺灣不是國家的本土派選民,根本分不清中國國民黨的「親中」,是走向「大一統」(=投降),不自覺地參與親中派陣營行列,是「大罷免行動」慘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大罷免行動」後,本土派媒體加深助長親中勢力的話語權。惟某報社論形式上代表本土執政立場,以安撫死忠的本土派選民。「大罷免行動」結果,使親中勢力取得話語權,於是加強聯手本土派媒體,以不同的國會議題延燒(大罷免續航),不斷以「轉移臺灣人民焦點」之手法,每天新話題鋪天蓋地,吸引更多「維持現狀」選民關注,阻止「臺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企圖於「2028臺灣大選」之前,封殺臺灣人民行使「自決權」的覺醒。
本土派政團確實有必要深入探討「大罷免行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多數「維持現狀」的臺灣人民,對臺灣不是國家的「危險現狀」,至今沒有正確的危機認知。對此臺灣獨立建國陣營必須要有深刻的體認,及早採取具體的行動。必須讓大多數「維持現狀」的臺灣人,了解「中華民國是中國的非法政權不是國家之真相」,才能改變臺灣法地位之「現狀」,喚起「臺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2028臺灣大選」之前,必須促成行使「自決權」,之後全體臺灣人民共同邁向「2028臺灣大選」。
註: 有關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的關係,請參考『台灣建國學』。臺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秀威資訊科技。2022年6月初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