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與副院長鄭麗君今(25日)赴立法院台美關稅談判進行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提出,台美貿易逆差主要來自電子資訊業,現在卻是傳統產業和農業一起承擔苦果,希望政府在談判過程能分開處理。卓榮泰則回應,政府要讓優勢產業維持世界領先,而其他跟美國的貿易逆差方面,政府用一些採購、投資就可以達到平衡。

黃健豪質詢表示,行政院認為目前衝擊從32%降到20%,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從7月23日開始陸續針對日本、菲律賓、印尼、歐盟、韓國等多國達成協議,台灣直到8月1日才看到賴總統說獲得階段性成果,到底這20%是談判結果,或是單方面美國認為的結果?到現階段為止,到底付出了多少成本?未來又將付出多少,才能讓對等關稅繼續調降下去?

現正最夯:盧秀燕宣布不選黨主席!沈政男開吹:她政治嗅覺敏銳

黃健豪舉例,韓國除了投資美國3500億美金,當中包含1500億美金的造船專案,包括造船、培養造船人才、建造含維修等供應鏈,由韓方主導。這樣的談判很值得我國談判代表參考,如何在鉅額投資美國的金額內,也能與美方同時合作進行特定產業方案,藉以培訓國內專項人才、技術移轉與建立完整供應鏈。

黃健豪表示,我國有大量投資美國廠商,也向台灣大量回購器材,今年上半年,從台灣投資的廠房與設備,跟去年相比成長56倍,這表示雙方合作相當密集,就像南韓造船業一樣,是合作關係。藉由帶入合作關係,是否有機會降低其它產業的關稅。鄭麗君回覆:「這也是我們後續希望雙方供應鏈能合作,以互利、互補的雙贏模式來協商。」

黃健豪再提到,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1114億美元,其中以電子資訊產業輸美792億美元為大宗,遠超過對美順差達649億美元,如今因關稅殃及紡織、自行車、工具機等傳產與農業,許多傳統產業,包括機械、工具機業卻紛紛吐苦水,認為如今賺錢的是半導體產業,承擔苦果的卻是所有產業,他們都希望未來談判能分開處理。

鄭麗君則表示,後續就是趕快推進談判,在供應鏈合作有共識後,就希望可以把對等關稅降下來,讓傳統產業可以減少面對的衝擊,這也是談判小組最大的目標。

卓榮泰也說,跟美國貿易逆差方面,有9成來自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政府也知道,對半導體以外的其它產業,包括中小企業,政府要用更大的產業支持來協助,各國都有其產業優勢,我國就是半導體產業,我們要讓這個產業維持世界領先;其它的產業在這波關稅貿易秩序重整中,要把其它產業拉起來,讓它不要受到衝擊,這是政府現在同時並行,有幾套方向在走。

卓榮泰回應,扣掉半導體,其他跟美國的貿易逆差方面,政府用一些採購、投資就可以達到平衡。鄭麗君補充,他們有這樣向美方表達過,但現在美方也希望整體一起看待,最後一個關鍵階段,他們也希望一併磋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