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俄羅斯近期在俄烏邊境的訓練基地增兵12萬,其中包括9.8萬地面部隊,以及 2.2萬空軍和海軍部隊,使得烏克蘭情勢急遽升高。俄方宣稱在邊境增兵係因南部地區每年例行性的冬季訓練,但是美國北約均表示俄方的增兵行動並不尋常,可從衛照顯示俄國陸軍的自走砲、主戰坦克與步兵戰鬥車,被運往距離俄烏邊境約300公里的一處訓練基地。由於俄羅斯長年在邊境地區實施軍演,已具備閃電攻擊的作戰能力,而烏克蘭國防部表示今年俄羅斯沿著俄烏邊界共舉行兩千五百餘次軍演,且近期密集出動偵察機沿著俄烏邊境、黑海和亞速海上空實施情報蒐集。因此當可看出,烏克蘭正面臨俄羅斯軍事入侵的威脅,研判明年初可能發生局部衝突甚而全面戰爭。

俄烏長期紛爭懸而未決

烏克蘭與俄羅斯過去同屬前蘇聯,1991年之後烏克蘭脫離蘇聯體制而獨立,嗣後烏克蘭走向民主體制,並向西方靠攏,又於2013年底計畫與歐盟簽署貿易協定,在在引起俄方不滿,因為一旦烏克蘭倒向西方陣營對其國家安全與利益影響甚鉅,所以俄方即向當時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施加壓力,最後烏克蘭只好放棄簽署協定。經過此事件之後,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已有二心,並認為北約勢力遲早會伸進克里米亞半島,屆時俄羅斯黑海艦隊將無法繼續承租克里米亞半島的塞凡堡海軍基地,因為該處港口是不凍港,對俄羅斯海軍極其重要。因此,俄羅斯在2014年3月趁烏克蘭動亂透過公投手段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同年9月5日,烏克蘭政府與親俄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訂《明斯克協議》(Minsk Protocol),並於2015年由俄、德、法、烏4國領導人達成新版的《明斯克協議》(Minsk II Protocol),試圖為烏東衝突降溫,但協議屢遭破壞,零星衝突不斷,俄烏關係為之日益惡化。而此次俄羅斯向邊境增兵的危機,肇因於烏克蘭在頓巴斯地區使用攻擊型無人機,並攻擊當地親俄民間武裝組織陣地。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此舉違反明斯克停火協議,造成當地局勢升級,是以藉由冬季訓練名義增兵邊境,企圖對烏克蘭造成軍事上的壓力,以遂行「以戰逼和」策略,期在烏克蘭及北約間製造緊張,使得美方不得不出面斡旋,以換取俄方出口石油、天然氣、小麥等經濟利益的交換。

烏克蘭成為大國戰略博弈的要角

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為何如此重要?烏克蘭積極想要擺脫俄羅斯控制,投入西方陣營懷抱,為何求之不可得?這得要從烏克蘭的地緣、國際關係、歐洲安全角度來探究。烏克蘭位於東歐,南接黑海、東連俄羅斯、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是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為西方世界與俄羅斯地緣的交會點,亦是天主教文明和東正教文明的交匯處。蘇聯垮台之後,俄羅斯取代舊蘇聯地位,依舊是核武大國,以及歐亞最大陸權國家,而其它的前蘇聯附屬國則紛紛獨立並加入北約組織,唯獨烏克蘭因為地緣因素,成為俄羅斯與歐盟的戰略前緣,因此俄羅斯極力反對2008年北約組織布加勒斯特峰會中,有關烏克蘭和喬治亞將成為北約成員國的決定,並要求撤銷相關決議。俄羅斯視北約東擴至烏克蘭為最具敵意的安全威脅,因為烏克蘭的地緣位置剛好可以作為俄羅斯與北約的安全防線與緩衝地帶。因此基於北約與俄羅斯的戰略博弈,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不能成為北約的一份子,而西方國家極力想要將烏克蘭納入北約,以利對俄羅斯進行圍堵與遏制。

俄烏政經文化關係盤根錯節

烏克蘭在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人口結構及經濟產業等方面,均與俄羅斯關聯甚密。13世紀之後,蒙古帝國、波蘭相繼統治過烏克蘭,波蘭統治期間強勢施行天主教,並且迫害東正教,烏克蘭為了對抗波蘭統治,轉向與俄羅斯結盟。對烏克蘭而言,以往受到西方歐洲的影響較大,特別是波蘭傳播而來的宗教文化,俄羅斯結盟後,發展的軌跡便加上東方的影響,在地理上形成以第聶伯河的天然分界線,東烏克蘭與西烏克蘭的路線出現不同的發展傾向,西烏克蘭仍是較為傾向歐洲,而東烏克蘭屬俄語區則較傾向俄羅斯,在國族認同上也產生嚴重分歧。除了歷史因素、人口結構,俄烏雙邊經濟往來甚為密切,2020年俄羅斯為烏克蘭出口與進口第三大貿易夥伴。另外,烏克蘭的居民家庭供暖以及電廠發電天然氣一半購自俄羅斯。這不僅讓烏克蘭容易受到價格突變的影響—價格變化一般取決於莫斯科對基輔當局的態度是懲罰還是支持,因此在經濟上烏克蘭始終擺脫不了俄羅斯的控制。

位居地緣要衝注定國情動盪不安

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足以影響其未來發展,就像烏克蘭地處俄羅斯與歐盟交會點,俄羅斯想要把烏克蘭當成安全上的戰略前緣,北約組織想把勢力伸進烏克蘭,使其成為圍堵與遏制俄羅斯的戰略前沿,因此在當前的國際競爭格局下,烏克蘭自然成為歐盟與俄羅斯的戰略博弈的競技場,多方勢力傾軋其中導致烏克蘭國內長期動盪不安。雖然脫離蘇聯獨立後成為民主政體,但是轉型並未成功,強權更容易介入其中,最終也注定了烏克蘭的悲慘命運。歐亞大陸上像烏克蘭一樣位居在地緣要衝的國家通常是國際大國強權競逐博弈的場域,如中亞的阿富汗,阿富汗位居中亞與南亞的交通要道,歷史上中國、印度、前蘇聯均曾入侵該國,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東亞的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就成為中國抵抗日本入侵的前沿,日本侵犯中國東北也以朝鮮半島為跳板;位居第一島鏈中央的台灣在冷戰時期肩負對抗共產主義最前沿,冷戰結束後依舊是圍堵與遏制中國向外擴張最重要國家,更是當前印太戰略中核心中的核心。因此從實例來看,位居地緣要衝國家在地緣政治上太過於重要,以致經常成為強權博弈的舞台,想要有穩定的發展環境實屬不易,烏克蘭、阿富汗、朝鮮半島及台灣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台灣與烏克蘭的境遇發展各不相同

台灣與烏克蘭情況相當類似,有如:位居地緣政治要衝、緊鄰敵國的窺伺、經貿對敵國的依賴、歷史文化的糾結等等,但是台灣卻能發展成為全世界不可或缺的政治實體,乃誠如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一書中表示:「美國應把台灣視為美國必須力保的戰略資產(Strategic Asset)」, 又「美國若默許台灣可讓中國使用武力統一,對美國的遠東地位將是一大災難」,可見台灣在地緣上是牽制中國的最有效籌碼,是從東海經台海到南海的海上生命線的護衛者,是美國掌控太平洋海權的關鍵者。

何以台灣與烏克蘭地緣環境類似,但是發展卻大不相同?一則是,台灣與中國隔著台灣海峽的天險,雖然來自軍事威脅不斷,但從而形成72年來「易守難攻」的反共堡壘;而烏克蘭與俄羅斯陸地緊鄰,安全威脅隨時都在。二則是,台灣位居第一島鏈中央,戰略地位重要,關係整個印太區域的安全;而烏克蘭的地緣條件不如台灣重要。三則是,台灣有著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作為「護國神山」,如同中央山脈般對台灣的保護;而烏克蘭僅有發達的農業,卻沒有「護國神山」。四則是,台灣與中國雖然歷史文化共通,但是台灣在歷經長久的外來文化的融合,反而正在生成自己的台灣文化,也開始走屬於本土的歷史;但烏克蘭卻沒有。五則是,台灣的民主轉型相當成功,而且持續鞏固深化中;而烏克蘭卻沒有。六則是,台灣在國家安全與國防領域的體制完善,政黨政治機制完備,以及國防力量的堅實;但烏克蘭卻沒有。

台灣加強戰略預警因應俄烏的變局

當12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因為擔心俄國入侵烏克蘭,所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了兩小時的緊急視訊會談,會後卻無任何政治承諾與決定,顯示這場圍繞著烏克蘭的政經棋局並未結束,只是俄羅斯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採取一致的和懲罰性的經濟制裁的威脅,俄方可能採取暫時按兵不動或是開啟另種外交博弈,以避免衝突;但也有可能將按既定戰略方針入侵烏克蘭。

一旦俄烏開戰,屆時美國跟北約就會投入戰場,如此將會分散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戰略部署,也會分散對台海安全的協防力量,如此就會對台灣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所以當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12月7日接受記者提問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可能同時採取行動武力犯台,美國是否做好應對的準備時,立即做出明確的表示:「美國將採取威嚇與外交的一切行動,以確保台灣永遠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並致力避免烏克蘭遭到入侵」。可以看出,美方將儘量避免在歐洲跟俄羅斯開戰,目的就是不希望被分散兵力與注意力,要集中實力在台海防衛,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然而台灣千萬不要因為有美國護台的決心而掉以輕心,更應密切關注俄烏情勢變化與中國對台的軍事預警動態,並加強全民國防教育與戰備整備工作,以落實《孫子‧九變》所言:「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台灣發揮四大優勢緊密美日遏制中國威脅

誠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2月1日在台灣「國策研究院」所舉辦的「影響力論壇」的線上演說指出的:「中國若對台灣武力侵犯,無論在地理或空間上,對日本國土都是重大危險,日本無法容許,『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等同於『美日同盟有事』,這項認知,中國領導階層,尤其是習近平絕對不能誤判」,正可點出美日同盟會這麼重視台海和平與安全,當然當前中國對台灣日益升高的霸權威脅,以及台灣最具有當前「美日同盟,遏制中國」博弈中的四大戰略優勢:第一就是地緣政治優勢,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核心節點位置與美日同盟抗中的最前沿;第二就是民主理念優勢,台灣的民主、人權及法治向來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楷模;第三就是科技供應鏈優勢,台灣科技業的高產能與美日有著緊密的供應鏈結,尤其是今後美日經濟安保工作中最為忠實的盟友;第四就是外交及軍事安保優勢,台灣具備有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安全的國防能力與戰備決心。因此台灣應該發揮上揭四大戰略優勢於極致,積極爭取加入美國即將籌組的「印太區域經濟架構」,期以實質參與美日同盟為主導的「外交、軍事、經濟」等全面性的安保結盟,共同遏制中國對台的霸權威脅,確保台灣的永續生存與發展。

(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升溫,俄羅斯於邊境部署大量軍力。   圖:翻攝自@KassMesefer推特